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建立社会主义与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索。在他看来,面对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如果不把俄国移到另一种比先前更高的技术基础上,就根本谈不上恢复国民经济和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因为不实行电气化,要振兴工业是不可能的。”据此分析,列宁关注的重心在于(    )
    A: “布尔什维克速度”
    B: 推行“新经济体制”
    C: 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
    D: 扭转“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局面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高考真题】2022年6月高考历史真题试卷(浙江卷)
  • 2. 1917年3月中旬,加米涅夫和斯大林连续发表文章,主张只要临时政府不直接危及群众利益,就应给予支持;要求放弃无条件反对战争的立场,改行对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以迫其开始和谈的策略。这个主张得到了党内大多数人的支持。这表明当时(    )
    A: 临时政府反对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B: 沙皇残余势力仍对革命存在严重威胁
    C: 布尔什维克党对革命形势认识尚不明晰
    D: 国际局势不利于俄国革命持续深入发展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2022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试卷(全国乙卷)
  • 3. 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    )
    A: 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
    B: 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
    C: 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
    D: 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湖南卷)
  • 4.   1920年,列宁在共产国际二大,进行“民族和殖民地问题讨论”时指出:“把被压迫的、附属的、没有平等权利的民族同压迫的、剥削的、享有充分权利的民族明确地加以区分。这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谎言是相对立,这种谎言蒙蔽是金融资本时代和帝国主义时代所特有的现,可为数无儿的承信温的世本主义国家对世并组大多营人实行预的效和合(    )
    A: 认为殖民地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组成部分
    B: 揭露民族压迫掩盖阶级压迫的实质
    C: 主张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D: 基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质量检测(三模)试卷
  • 5. 下图为俄国画家В. Кузнецов于 1950 年创作的油画《向冬宫突击》,这幅画(   )

    A: 反映二月革命遭到武装镇压
    B: 反映了俄国退出世界大战
    C: 真实纪录了十月革命的场景
    D: 歌颂十月革命的伟大成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 6. 如图为1937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产值比重图。其中②③分别指的是(   )

    A: 美国、苏联
    B: 苏联、德国
    C: 美国、德国
    D: 英国、德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横山清源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5月第二次月考试卷
  • 7. 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余粮征集制;1921年,决定由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1927年,苏联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这些政策都(   )
    A: 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体现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生产
    C: 在一定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
    D: 在制定的时候存在随意性倾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横山清源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5月第二次月考试卷
  • 8. 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从此世界历史进入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共存竞争的历史时期。

    材料一     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内发展问题。……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等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三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冲击”“围攻”这两种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举措,并对此作简要评价。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横山清源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5月第二次月考试卷
  • 9. 有学者在评价苏(俄)的一项经济政策时说∶"从政策实施的内容来看,它是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社会经济,它实行的是一种主要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和经济核算作为经济杠杆的新管理体制"。该经济政策(   )
    A: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卫了新生政权
    B: 允许自由贸易促进了社会经济恢复发展
    C: 实现了苏联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D: 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横山清源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5月第二次月考试卷
  • 10. 1922年,列宁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造措施,使商业问题成为领导整个国营经济的实际问题,即“采用商业原则”改造国营经济。具体方法有企业实行经济核算、改变劳动报酬形式,国民经济产品从直接分配改为商品流转。苏俄政权通过上述措施(   )
    A: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建设的束缚
    B: 开始进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阶段
    C: 改革了过于集中的组织管理和领导体制
    D: 加快了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步伐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