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     )
    A: 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 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 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文综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 美国新闻记者约翰。里德在其采访录《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中真实记录了“亲眼所见的一段剧变的历史”。其中有“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分娩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内容。此书反映的是(        )
    A: 北美独立战争
    B: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C: 日本明治维新
    D: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3. 1917年11月,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针对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
    A:   宣布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B: 发动武装起义
    C: 组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D: 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4. 据统计,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这个数据达到了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1931年,苏联购买的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这反映了(     )
    A: 新经济政策实际上并未停止实行
    B: 斯大林模式下苏联机械工业落后
    C: 经济危机促使美苏从对立到和解
    D: 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发展工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5. "从武装人民部队进攻的冬宫方面传来了机关枪和步枪的射击声。……我走向前甲板,值班的炮手们站在一尊口径六英寸的大炮旁边。紧张的气氛更增加了……这时候是九点四十分钟。我发了命令∶'船首的炮开火!齐放!'"文中描述的历史事件(    )
    A: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B: 决定与沙皇专制统治政府彻底决裂
    C: 用和平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旨在建立体现公正平等的社会制度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 6. 《青年杂志》第1卷宣告“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4年之后《新青年》第7卷则宣告“我们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是“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影响此变化的重大事件是(    )
    A: 袁世凯复辟帝制
    B: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 军阀割据的形成
    D: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7.   1922年的热那亚会议

    材料一

    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生存在疯狂仇视它的帝国主义列强的包围之中……有一种力量胜过任何一个跟我们敌对的政府和阶级的愿望、意志和决心,这种力量就是迫使他们走上同我们往来的道路的全世界的共同经济关系。

    ——列宁《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1921年)

    材料二

    1922年4月, 28个欧洲国家参加的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召开。俄国代表团根据列宁制定的方针,开展外交活动。“俄国代表团到这里来的目的是为了和平……只要欧洲和全世界还处于新的战争威胁之下,任何旨在恢复经济的努力都是徒然的。俄国愿在‘互惠、平等和无条件相互承认’的基础上,与所有国家的贸易界、工业界建立务实的关系。……拥有不可计量的自然资源的欧洲最大的国家俄国,是能够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做出贡献的。……苏维埃政府决不接受任何奴役性协定。”会议期间,俄国与德国签订《拉巴洛条约》,两国按最惠国原则发展经贸关系,由此创立了和平合作的新型关系。

    1924—1925年,英、意、挪、法、日等国先后与苏联建交。1923—1925年,苏联进口的机器和设备增加4倍,重工业物资增长9倍以上。

    ——摘编自《苏联简史》《苏维埃俄国出席热亚那会议的策略思想》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苏维埃俄国在热那亚会议上的外交活动。要求:结构完整,角度全面准确,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8. 下图为1918—1937苏联(俄)国民经济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经济政策延续促进了投资总额增加
    B: 高度集中模式保证了产业结构均衡   
    C: 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国力快速增长
    D: 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了国民经济结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 9.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在一-次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上,有人“出于崇高的共产主义感情和共产主义志向”,看到优秀的俄国共产党人竟然退却而嚎啕大哭。这说明当时的共产党人认为新经济政策(    )
    A: 是不符合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B: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C: 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
    D: 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的妥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大理新世纪中学2021届高三文科综合历史1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0. 从1923年夏季到整个1924年,是苏维埃对私营工商业政策发生急剧转变的时期,也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出现波动收缩的时期。在苏维埃十三次代表会议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到要限制和排挤私营工商业。据此可知 (    )
    A: 新经济政策已被战时共产主义取代
    B: 苏维埃政权对新经济政策有所反思
    C: 斯大林模式限制和排挤私营工商业
    D: 苏维埃义务交售制发展成为采购制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五县市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月第二次联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