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英国颁布了《国民保险法》和《国民医疗服务法》。《国民保险法》规定失业可以领取失业津贴,《国民医疗服务法》对全民实行免费医疗。这两项法律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自此以后,一切英国人都不必担心忍饥挨饿、缺医少药了,国家出面为全体国民提供了保障。自此之后,他所关心的就是如何生活得更好。

    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英帝国发生动摇,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使英帝国走向终结,战争的胜利反而促进了殖民地的离心倾向,最终导致战后的独立。英国在60年代让非洲几乎所有的殖民地全都获得了独立,而英帝国事实上就已经结束了,英国跨出了帝国之门。在英帝国全方位撤退的同时,爱尔兰问题日益使英国进退两难,英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已发生根本变化。

    二战后初期,英国并不甘心于帝国衰落的现实,提出并推行“三环外交”。其主旨是企图通过英国在与美国、英联邦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中的特殊联系,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但是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三环外交很快在现实中碰了壁,未能阻止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三环之中最不被重视的是欧洲,在二战后几十年中漠视了欧洲事态,或者在必须做出选择时选择了英帝国,错失了引导欧洲潮流的机会。英国对西欧一体化持消极态度,以致后来无可奈何再想加入欧共体,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去申请,1973年才成为欧共体成员,英国终于还是融入欧洲了。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英国发生的主要变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英帝国地位变化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第21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2. 在伏尔加河下游的交通枢纽的会战中,苏联红军本着“要么守住城市,要么战死在那里”的精神,与纳粹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这次会战成为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之战,被称为“红色凡尔登”。该战役的胜利(   )
    A: 导致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B: 使苏德战场形势发生根本性转折
    C: 打破了德国法西斯不可战胜的神话
    D: 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重庆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调研测试试卷
  • 3. 表2为《世界主要国家工业生产和相对战争潜力表》(世界工业生产总量= 100%,相对战争潜力世界= 100%)。据此可推(   )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苏联

    1929年工业生产总量

    43.3

    9.4

    6.6

    11

    5

    1938年工业生产总量

    28.7

    9.2

    4.5

    13.2

    17.6

    相对战争潜力(1937年)

    41.7

    10.2

    4.2

    14.4

    14.0

    ——据[英]诺曼-戴维斯《欧洲史》(下卷)

    A: 苏联已成社会主义工业强国
    B: 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下滑
    C: 德国发动战争实力不断上升
    D: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必将胜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示范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秋季10月联赛试卷
  • 4. 二战后期建立的雅尔塔体系基本架构一是以大国合作为基础的联合国组织;二是美苏分别控制的东西方两大势力范围。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构性的矛盾,主要原因在于(   )
    A: 利益与实力的较量
    B: 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C: 美国实行冷战政策
    D: 美国控制了联合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示范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秋季10月联赛试卷
  • 5. 观察下图,该图反映的作战计划是(   )

    A: “海狮计划”
    B: “曼斯坦因方案”
    C: “施里芬计划”
    D: “霸王行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山水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联考试卷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0-1914年,英国建立了以金本位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作为近代工业中心和殖民帝国,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世界各国贸易结算和贷款往往要靠英镑,英国是最后贷款人,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英国的货币政策影响或支配着其他国家的货币金融关系,英格兰银行制定了世界利率水平,各国利率随之上下波动;英镑汇票用于世界范围的贸易或成为外国的替代货币,而英镑利率则由伦敦操纵,实际上是英格兰银行在管理国际金本位制。一战前的国际货币秩序是金字塔形的格局。弱小国家处于最底层,发达工业国家处于上层,英国则处于塔顶。一战爆发后,国际金融领域出现30年“无体系”时期。

    材料二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经济部长冯克最早提出“欧洲经济秩序蓝图”,又称“冯克计划”,欲借助各国央行间合作,重建贸易货币体系。1941年,丘吉尔和罗斯福会晤后发布《大西洋宪章》,谈及建立防止汇率突然波动的全球性支付体制,并就未来货币组织的基本框架进行谈判,希望通过法律的形式管理战后经济体系。1945年,美国主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任美国财长怀特认为,只有拥有充足保证的美元才有资格担当国际货币的重任,其他货币应该直接与美元挂钩,当然这样的选择不仅是为了美国,而且还是为了全世界。他自信地提出:“美元是一种伟大的货币,也是唯一实力得到普遍承认的货币。它可能将成为战后稳定的货币体系的基石。”美元中心地位的确立,是各国衡量得失后一个理性的体现。

    --以上材料摘编自胡斌《“被妖魔化”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两国建立国际金融霸权的共同因素。
    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英美两国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丽江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 7. 二战之前,人权一直被认为是纯粹的国内管辖事项,很少受到国际法的制约。二战后《联合国宪章》增加了七项关于人权的条款,1948年联大又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对《联合国宪章》人权条款作出权威解释。这说明(   )
    A: 各国人权保护的权力已经转让
    B: 二战后国家主权受到严格限制
    C: 人权的国际保护得到一致认同
    D: 人权保护上升为国际条约义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周测试卷
  • 8. 在1942至1943年的那个冬天,针对南俄罗斯的德军攻势,是在冰天雪地展开的一-场恶斗。希特勒为此折损了整个第六集团军。德军气势为之挫跌。斯大林等三位盟国领袖,终于可以开始想想胜利以及未来的大格局了。这场“恶斗”(    )
    A: 打破德国陆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 德国从此陷人东西两线夹击当中
    C: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D: 是二战中具有关键意义的登陆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镇雄第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10月)试卷
  • 9. 图的方框中文字为1942年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部分内容,据此判断,该宣言发表的影响是(    )

    ◆保护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同与之处于战争状态的轴心国及其仆从国家作战

    ◆相互合作,不与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和和约

    ①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

    ②刺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③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④确立了战后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镇雄第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10月)试卷
  • 10. “(1939年的)这场战争是为了一种信念而斗争……1914年的战争则不同,人们对于那场战争的真相一无所知……所以,当年的炮灰们脖子上围着花环,钢盔上绕着橡树叶当桂冠,会像醉汉一般欢呼着向自己的葬身之地走去。”这段话最能反映(    )
    A: 两次世界大战性质不同
    B: 战争带来巨大心理创伤
    C: 一战造成巨大人员伤亡
    D: 不同态度决定战争胜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镇雄第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10月)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