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703年,彼得大帝在涅瓦河畔修建了要塞,并扩建为圣彼得堡,后又曾改名为彼得格勒、列宁格勒。与该城市直接相关的有(   )

    ①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②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大火 ③纳粹德国北路军的包围 ④苏联完全解体宣言的签署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基础测试试卷
  • 2.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1年6月22日,德国在西线获胜后,纠集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附庸国挥师东进,发动了对苏联的突然袭击,苏联人民奋起抵抗,开始了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苏联人民经过顽强抵抗,1942年1月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1942年夏德军主力进犯斯大林格勒,到次年2月2日,苏联军民全歼德军主力33万人,从根本上扭转了苏德战局。1943年7月到8月苏联人民取得了库尔斯克会战的重大胜利,开始了全线反攻。1944年苏联收复了全部沦陷的国土。1945年苏军攻克柏林,德军在苏美英等盟国的联合打击下被迫投降。苏联人民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摘编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德战争爆发的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卫国战争的意义。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六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
  • 3. 1944年9月,在丘吉尔的推动下,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流亡政府在伦敦缔结了关税同盟协议,取消三国间的关税,并同意对其他国家实行统一税率。这一做法(   )
    A: 维护了英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B: 成为战后欧洲一体化的先声
    C: 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 促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阶段性质量检测试卷
  • 4. 下列方框中文字为1942年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部分内容,据此判断,该宣言发表的影响是(    )

    ①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

    ②刺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③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④确立了战后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摸底考试试卷
  • 5. 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而德国和日本则(    )。
    A: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 发动内战
    C: 走上法西斯道路
    D: 实行新经济政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吕梁市孝义第二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 6. 1990年1月1日,成千上万名柏林人在新开放的柏林墙边载歌载舞,庆祝柏林城结束铁幕的分隔••••••仅仅10个月之后,科尔成为全德领导人。”材料反映的是(    )
    A:   匈牙利的改革
    B: 柏林墙的修筑
    C: 德国重新统一
    D: 两极格局结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吕梁市孝义第二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入学考试试卷
  • 7. 下表为1500—1985年部分区域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情况
     

    亚洲

    西欧

    美国和澳洲

    俄国—苏联—俄罗斯

    1500年

    72.4%

    9.2%

    0.6%

    2.4%

    1870年

    40.2%

    34.6%

    10.5%

    7.9%

    1950年

    19.2%

    27.1%

    31.8%

    9.9%

    1985年

    29.9%

    23.5%

    25.5%

    8.4%

    下列各项对表格所反映的经济情况及其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1500:早期殖民扩张造成了亚洲经济的优势地位下降
    B: 1870: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C: 1950:二战的破坏造成西欧在世界经济中比重的下降
    D: 1985:勃列日涅夫改革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车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入学调研(B)试卷
  • 8. 20世纪40年代中期,英美等国达成协议后采取了如下表所示的措施。这些举措(    )

    ⑴通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发展的外汇管制,建立以世界性货币自由兑换为基础的多边支付体系。

    ⑵稳定国际汇兑,避免各国竞争性货币贬值,用有秩序的方式进行必要的汇率调整。

    ⑶通过贷款调整会员国国际收支的暂时失调。

    A: 与世界银行的宗旨相吻合
    B: 有利于世界市场健康发展
    C: 顺应了关贸总协定的要求
    D: 制约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车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入学调研(A)试卷
  • 9. 国际关系风云变幻

    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

    国际会议

    主要内容

    1919年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

    与同盟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以对德《凡尔赛和约》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美、英、日、法、中等九国签订《九国公约》,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1921—1922年战胜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

    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迫使英日同盟终止

    美、英、法、意、日签订《五国海军协定》,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美国获得和英国同等的海军地位

    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内发展问题。……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等

    材料二: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大伤元气,无论战胜国英、法,还是战败国德、意都严重损耗,经济破败凋敝,政治局势动荡不稳,国际地位显著下降。

    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

    二战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改画了世界政治地图。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指出一战后战胜国建立的国际体系的名称。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
    20世纪30—40年代是国际关系剧烈变化的时代。模仿材料一的示例,从材料二、材料三中任意选择一则,评述其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二战后国际格局出现的变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三立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
  • 10. 1962年10月30日至31日,联合国秘书长吴丹访问了古巴,劝卡斯特罗同意撤走苏联的导弹和轰炸机。卡斯特罗接受了吴丹的劝说,但断然拒绝联合国观察员进入古巴,并向美国提出了“停止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古巴进行的经济制裁”等条件。这表明(    )
    A:   美国拥有遏制苏联的绝对实力
    B: 美国与苏、古由对峙走向和平共处
    C: 联合国不支持苏联的行为
    D: 古巴不愿屈服美国的压力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鹤岗市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