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冷战结束后,赞扬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开始成为了时尚。这表明(   )
    A: 美苏势均力敌避免新世界大战
    B: 冷战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
    C: 冷战期间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
    D: 美苏顺应了和平发展的潮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钦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文科)
  • 2. 在经历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之后,法国总统戴高乐于1966年对苏联进行了正式访问。通过访问,法苏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这表明(   )
    A: 法苏两国正式建交
    B: 两极格局趋向瓦解
    C: 美法关系开始恶化
    D: 西方阵营出现分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钦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文科)
  • 3. 下图是漫画《拒绝马歇尔计划的苏联,只能发挥制度优势来对抗》。对该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A: 再现了当时苏联的农业实际状况
    B: 是美苏两国意识形态斗争下的产物
    C: 推动了欧洲各国经济的快速复苏
    D: 揭露了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邵阳二高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7月第一次自主调研试卷
  • 4. 1980年,美国因为苏联入侵阿富汗而没有参加在莫斯科举办的夏季奥运会;1984年夏,苏联抵制在洛杉矶举行的夏季奥运会;从1952年后,因国际奥委会承认台湾,新中国一直抵制奥运会直到1984年。这表明当时(   )
    A: 美国承认了“一个中国”原则
    B: 奥运会成为大国博弈的工具
    C: 国际体育领域受政治因素影响
    D: 美苏对抗加剧世界紧张局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遂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5. 1955年初,美国正式在亚洲地区实施海外教育项目,强调“通过分享知识、技能和技艺,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同时要“促进其他国家对美国的更好的理解;增进美国人民与其他国家人民间的相互了解”。该项目(   )
    A: 旨在促进亚洲地区经济发展
    B: 推动了第三世界的崛起
    C: 表明美苏冷战重心转向亚洲
    D: 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遂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6. 下图是《20世纪的世界》一书的目录,横线处的内容是(   )

    第八编  变化中的世界

    第一章   ————       

    第一节 波兰:危机与变革

    第二节 匈牙利:历史的重负

    第三节 民主德国:渴望统一

      ……

    第二章 苏联的解体

    第三章 冷战后的东方世界

    第四章 冷战后的西方世界

    A: 美苏的争霸
    B: 欧洲的联合
    C: 欧洲的争夺
    D: 东欧的剧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
  • 7. 二战后法国总统戴高乐强调,“它们(欧洲各国)的起源、它们的地位、它们的雄心是根本不同的……建设欧洲的支柱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国家……让我们把主权交给超国家的议会的话,与法兰西共和国的权力和义务不相容。所遵循的道路应是国家之间有组织的合作。”这反映出戴高乐(   )
    A: 主张建立国家联盟的欧洲
    B: 反对战后欧洲合作
    C: 对欧共体建设的积极推动
    D: 强调法国霸主地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名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8. 下面是关于20世纪60年代某重大事件的两幅政治漫画,对其解释准确的是(   )

    A: 加速了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
    B: 核武器数量成为事件解决的关键
    C: 事件导致美苏开始争夺第三世界
    D: 美苏双方拒绝单方面形成的妥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实高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9. 美国《1952年移民法》在加强政治安全甄别的同时,还规定:凡申请就业的移民和临时劳工,都需声明入境后从事的职业,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入境。这(   )
    A: 扩大了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
    B: 有利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C: 是美国建设福利国家的一种努力
    D: 体现了冷战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的针对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实高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斯大林于雅尔塔)战时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材料二 1947年,杜鲁门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自由制度”,一种是“极权制度”。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说:“……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力合作。任何政府钩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材料三 有人说两极格局下的美苏冷战客观上带来了世界的和平,它的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有人说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难以谋求真正的和平,它的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

    二战后的“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主要表现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对他国实施援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中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请用史实说明。并说明另一种观点的可理解之处。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通化县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