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面为苏联宣传画。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马歇尔计划”笑里藏刀

    A: 美苏意识形态冲突的产物
    B: 体现美苏争霸的缓和态势
    C: 美国尚未认识到美苏矛盾
    D: 美国扶持苏联等欧洲国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鹤岗市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 20世纪50年代初期,自诩自由、民主的美国发生了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反苏反共狂潮;相应地,在苏联东欧方面则是大张旗鼓地进行清洗“内部敌人”的运动。这反映出当时美苏(   )
    A: 注重国内秩序的稳定
    B: 双方意识形态对抗激烈
    C: 积极争取舆论话语权
    D: 力图转移国内人民视线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3. 1956年,铁托、纳赛尔和尼赫鲁在南斯拉夫会谈后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不结盟运动第一次会议召开,共有25国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A: 标志着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B: 形成新的政治集团加剧了紧张局势
    C: 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
    D: 打破了美苏之间政治军事平衡局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4. 不结盟运动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要求掌握自己的命运,维护和平、致力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国政府一贯赞赏和支持不结盟运动的立场。与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国于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成为观察员国
    B: 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积极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C: 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D: 不结盟运动坚决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资本主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检测试卷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万隆会议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年—2004年)

    1951年,法国、荷兰、①     、卢森堡、意大利、联邦德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共体。

    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欧共体成员国。

    1975年,“欧洲议会”成立

    ……

    1993年,欧洲联盟宣告成立。

    2002年,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流通。

    2004年,捷克、塞浦路斯、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成为欧盟成员国。

    材料三  亨利·基辛格1993年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单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它国家,如日本、欧洲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中的某些国家。”

    ——摘自人民版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一》

    结合所学,概述“万隆精神”的内涵,并指出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对国际政治产生的影响。
    写出表中①划线处的国家和②划线处的时间。根据材料二,概括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特点。
    列举冷战结束后美国“单靠军事力量解决问题”的史实二例。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亨利·基辛格所说的“世界新秩序”将给当今世界带来的益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 6. 1991年12月,欧洲理事会成员国在荷兰举行会议,会议明确了经济和货币联盟的具体时间表,在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中,第一次表明了使欧洲共同体本身获得防务能力和防务手段的愿望。这表明欧共体(   )
    A: 已由经贸集团转变为政治实体
    B: 正式宣布组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
    C: 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 希望摆脱在安全上对美国的依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 7. 有海外媒体提出,“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而中国学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   )
    A: 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B: 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C: 把整个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D: 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8. 下图漫画反映的场景发生于20世纪的(   )

    A: 40年代
    B: 50年代
    C: 60年代
    D: 70年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9. 针对冷战后错综复杂的世界局势,厘清“地球村”的现实特点,是人类继续前行的起点。这些“特点”有(   )

    ①多极化发展趋势                     ②经济全球化

    ③社会信息化                         ④文化多样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10.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由此可见,冷战的特点是(   )
    A: 以苏联的退让和妥协为前提
    B: 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和平演变
    C: 非战非和的长期对峙和竞争
    D: 美国对苏联实行了遏制政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三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