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
    A: 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B: 两德成为美苏争霸的前哨阵地
    C: 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D: 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高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6月第二次仿真考试试卷
  •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仍是时代主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图是二战后国际格局变化示意图。

    图片_x0020_5

    针对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第三次月考试卷
  • 3. 1962年中印边界武装冲突前后,美国对印度军事援助达到顶峰,苏联也大幅度增加对印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印度领导人尼赫鲁为获得援助,背叛了自己创立的不结盟政策,与美苏关系亲热起来。据此推知(    )
    A:   美苏争锋加剧了亚洲矛盾
    B: 美苏争夺重点转移到亚洲
    C: 不结盟运动最终走向失败
    D: 多极化格局引发中印冲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第三次月考试卷
  • 4.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杜鲁门主义”  ②柏林危机 ③马歇尔计划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②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玉溪市通海三高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 5. 1970年2月,尼克松向国会发表了题为《70年代美国的对外政策:争取和平的新战略》的国情咨文,公开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号施令的时期“已经结束”,美国的处境就像“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的衰落时期”。下列符合美国此时处境的是(    )
    A:  苏联开始与美国争霸
    B: 西欧与日本经济崛起
    C: 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D: 丧失政治大国各项优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他(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在1946年初就写道:“想和俄国人共同统治德国,只能是痴心妄想。同样痴心妄想的,是认为俄国人会和我们一起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礼貌地撤出,然后在这个真空中产生一个健康又和平,稳定又友善的德国出来。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在我们的德国部分建立一种独立的形式,让它具备足够的满足,足够的安全和足够的优势,不受制于来自东方的威胁……宁肯要一个分裂的德国,至少让其西部成为对付极权主义势力的缓冲器,也不要一个势力范围直达北海的统一的德国。”

    材料二:苏联对美国的评价是,美国企图把德国和欧洲拉进资本主义阵营,成为它的卫星国。在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中形成的“不自然的联盟”业已烟消云散,东西方的冲突从此开始。……作为对立物,斯大林创立了“两大阵营理论”:一方面是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朝着一个公平社会的和平发展和它的壮大,旨在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以上均摘编自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三:

    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的具体影响。根据材料二,说明苏联采取与美国对峙政策的主要原因。两国形成外交对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据材料三,分别简述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
    结合上述材料,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历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 7.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在回忆录中指出,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后,“对外国舆论来说,我国突然成了国际舞台上的一个主角。人们再也不把它当作一个跑龙套的了”。法国由“跑龙套”到“主角”的角色变化,反映了(    )
    A: 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B: 法国开始成为独立主权国家
    C: 两极格局中孕育着多极化
    D: 美国的冷战政策遭到了反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 8. 假如让你写一篇反映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
    A: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
    B: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铁幕演说、马歇尔计划、越南战争
    D: 朝鲜战争、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宁夏海原第一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第二次月考试卷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未能有效地调节国际冲突,且该秩序本身也被第二次世界大战冲击得支离破碎,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和战后初期,鉴于旧的国际秩序的种种弊端,盟国在建立新的国际秩序的过程中进行了种种改进——二战彻底打破了主要依靠欧洲列强之间力量平衡所建立并在欧洲主导之下的旧国际秩序,待之而起的是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国等战胜国建立并为其主导的新秩序。这个秩序尽管仍然存在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但是这一国际秩序也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

    ——摘编自徐蓝《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与发展》

    材料二:有学生将部分战后大事件整理成时间轴

    图片_x0020_4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盟国为建立新秩序采取的措施。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国际关系变动角度对时间轴上事件进行阶段划分并简要说明依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第三次月考试卷
  • 10. 1983年,美国科学家提出关于核冬天效应的可怕推论。下图是关于核冬天的一幅想象图:被冻死的庄稼和牲畜,反映了核战争带来的后果。核冬天假说(    )

    A:   准确地预测了核战争的后果
    B: 意在号召和平使用科学技术
    C: 导致美苏关系走向缓和
    D: 制约了核能的开发利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第三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