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读《1832—1935年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

    A: 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使贵族数量减少
    B: 英国政治变革呈现出渐进式特征
    C: 英国内阁权力随贵族数量变化而调整
    D: 工业化进程决定英国贵族的地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湖南省娄底市高考仿真模拟(二模)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18世纪的任何一个时期,完全不需要顾及真是选民自身意见而选出来的议员数目从来没有超过全部议员的三分之一。在所有的地方事务中,成功的庇护人总是倾向于使用合作而非震慑的手段,因此他们用高超的交际能力而无暇的关怀来对选民施加影响。忽略选民感情是选举自取灭亡的最快途径,就算地产精英内部经常达成妥协,仍鲜有庇护人或候选人敢不把选民放在眼里。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套制度,少数贵族掌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的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称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摘编自H.T.违金森《十八世纪英国的大众政治》等

    材料二:美国宪法规定,国会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议席的分配应与选区内选民的人数相匹配。1790年,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94.9%。与此相应,乡村利益集团在美国政坛中占据着绝对优势,不仅控制着各州议会中的绝大多数议席,而且也操纵着联邦国会议员的选举。但19世纪后半期,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到1920年,城市人口达到51.2%。“城里人”便提出重新分配议席,以获得更多的参政权利,进而维护自己各方面的利益。但这一正当要求却遇到乡村利益集团的百般阻挠。到50年代末,占全州人数总数60%以上的城市选民,只能选举99个州众议院议席中的36席和33个州参议院议席中的13席,从而造成了富有美国特色的“城乡差别”。1959年,贝克起诉州务卿卡尔,要求法院强迫州政府重新分配议席。官司一直打到联邦最高法院。1982年,最高法院裁定,田纳西州必须根据联邦政府最新公布的人口统计数字,公正平等地分配州议会议席,切实保证每一位公民在事实上都能享受与其他人一样的平等投票权,维护美国代议制民主的公正和公平。——摘编自任东来《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英国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旧制度”是如何被淘汰的,并分析其影响。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贝壳诉求案”的背景,并谈谈你对民主宪政的看法。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高三第三次模考文综历史试卷
  • 3. 1999年10月,英国议会两院经过激烈辩论,最终通过《上院法案》及其修正案,取消了所有世袭贵族拥有的作为上院议员的特权。这表明英国(    )

    A: 代议制民主发展落后
    B: 专制制度的残余已经消灭
    C: 修补政治体制的缺陷
    D: 民众获得了参政议政权利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4. 在英国现代化过程中,以圈地运动为发端的农业变革与工业革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开阔的和公有的土地和公有草地分布得如此零散和混杂,以致不能方便地和有效地加以利用;再者,这些土地……采取圈围就能获得很大的改良。同时,如将上述(土地)……加以分开、圈围,并在有关人员中按其各自的产业,对公有地的权利和其他利益进行分配,那就会对上述有关人员均有好处。但是这一点如无议会的帮助和授权就不可能做到。

    ——辜燮高等选译《一六八九——一八一五年的英国》

    材料二:地主们土地上的矿产和农产品需要运到城市和工业区去,他们所需要的农业设备和工业品也需要运进来,因此对修建公路、运河和铁路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18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促进了乡村银行的发展,地主和农民手中的游资通过银行的渠道集中起来,为蓬勃发展的棉纺织业和金属加工业提供了资本。

    ——王章辉《工业化历程》

    材料三: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

    ——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

    请回答:

    据材料一,归纳“圈地者”圈地的理由,并指出影响圈地运动扩大的关键因素。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的作用。

    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具体表现。

    综观英国现代化的基本过程,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综合上述材料,从纵横两方面说明它们的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二中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合历史试题
  • 5. 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1915年,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中国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

    材料二:创建合众国的那一代人——华盛顿、杰斐逊与富兰克林等,无一不是启蒙思想的继承者。他们把新大陆作为“自由与自治”的试验场。接着,理性与自由的信念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到19世纪后半期,科学知识的进步推动了技术发明与创造的空前增长。

    ——摘编自梁霄羽《极简美国史》等

    材料三:晚清以降,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加入对《临时约法》的大讨论,民主与科学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反击,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学者侧重于从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变历程分析,也有的侧重于从1915年前后各种主客观因素分析。

    ——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整理

    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伟大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那一代人”所进行的“实验”是怎样实现“自由与自治”的。19世纪后半期美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哪些“发明与创造”?

    阅读材料三,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您侧重于哪一种观点?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论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二中2017年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合历史试题
  • 6. 根据英国2011年生效的《固定任期议会法》,首相特蕾莎·梅在获得三分之二下议院议员的支持后,宣布解散下议院,于2017年6月提前举行大选。对这一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英国首相既是行政首脑,又是立法机构最高长官
    B: 现代英国首相在得到国王支持的情况下,有权解散议会
    C: 英国首相拥有解散议会的权力,体现了典型的三权分立的原则
    D: 2017年6月大选后,梅所在政党取得多数席位她才能继续担任首相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长郡中学2017届高考模拟试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 7. 1688年,七位贵族领袖秘密策划,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来继承英国的王位。这样,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这反映了“光荣革命”(    )

    A: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B: 使国王“统而不治”
    C: 实现了权力中心的转移
    D: 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文综
  • 8. 依照英国政治学家的权威性表述,英王有被咨询权、鼓励权和警告权。当政治斗争发展到引起政府危机时,英王能够充当仲裁人,起到恢复民主程序、稳定政局的作用.这意味着英国君主(    )

    A: 议会与首相之间起协调作用
    B: “统而不治”局面已被打破
    C: 成为推动民主发展的关键人物
    D: 对维系政局稳定有一定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 9. 英王乔治三世授意政府逮捕发表文章攻击他的约翰·威尔克斯,但因为威尔克斯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最后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了他的议员资格。这表明当时英国(    )

    A: 国王控制了政府和议会
    B: 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C: 《权利法案》受到挑战
    D: 君主立宪尚未确立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世纪是英国社会转型的世纪,银行业的兴起,解决了当时英国在财政、工业等领域面临的一系列难题,从而推动了英国迈向现代社会的进程。英格兰银行的组建本身就是为了解决战争时期的国债问题,当英格兰接管并经营政府国债之后,英国形成了一套良性运转的国债制度,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政府财政赤字问题,为英国确立殖民霸权提供了保障。

    ——刘金源《论18世纪英国银行业的兴起》

        1912年2月5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在上海汉口路3号大清银行旧址上设立中国银行,标志着中国银行诞生。中国银行诞生于山河破碎之时,崛起于乱世之中。中国银行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唯一的100年银行,与其在政治上的贡献密不可分,在推翻北洋政府、抗击日本侵略中,中国银行做出了努力与贡献。1916年中国银行成功抵制袁世凯政府的干扰控制之后,走上商办发展道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银行业务也由过去的主要投资公债转向投资实业。中国银行维护中国金融权益,首先推进中国金融现代化,在中国金融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作为银行界领袖的中国银行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中国银行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银行和英格兰银行产生的背景。指出中国银行产生的背景与英格兰银行产生背景的最大不同点。

    依据材料,概括说明英格兰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历史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云南省楚雄市高三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