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成为强国的历程始于18世纪末,结束于20世纪初。美国北面是英属加拿大,自从美英修好后,英国不再成胁到美国,南面是虚弱的墨西哥,东西两侧濒临大洋,且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独立革命期间,它利用英法矛盾,获得外援并赢得独立。19世纪的欧洲内部不稳定,美国乘机在世界寻求市场,进行国内建设;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扩大生产和黄金储备;战后又在军事高科技领域不断创新,抓住信息革命的机遇成为新经济的领头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早实行而且最有连续性的成文宪法,宪政体制稳定。美利坚人都认同于自由、平等、民主、宪政等核心价值,信奉“实用主义”的同时,也面向未来,喜欢“昂首望天”,另外,美国人富有妥协精神和自律精神,其文化源远流长,古老的欧洲文化,西非文化和美洲土著文化交汇融合,构成了美国文化的起源;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不断补充的人才,各种文化的碰撞,融合和发酵,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

    ——摘编自李剑鸣《美国历史》

    材料二:二战以后欧洲大事表

    时间

    事件

    1949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1年

    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1967年

    欧洲共同体成立

    1990年

    西德、东德统一

    1993年

    欧洲联盟成立

    1999年

    欧元在欧元区正式流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崛起的主要原因。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发展与美国崛起路径的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一模历史
  • 2. 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这是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这一制度是(    )

    A: 邦联制
    B: 两党制
    C: 议会制
    D: 共和制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湖南省湘南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卷
  • 3. 有学者说,在美国都铎式的政治制度和大众参与融于一个政治制度之中;而在欧洲,权威的合理化和机构的分离却明显的先于政治参与的扩大。该学者的言论表明(    )

    A: 美国民主程度远高于欧洲国家
    B: 美国民主制度存在矛盾之处
    C: 欧洲国家的代议制度更加健全
    D: 欧洲国家政体更能体现民权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湖南省十校协作体、长郡中学高三调研联考历史试卷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天,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55名代表都是闻名遐迩的种植园主、商人、银行家和律师,会议过程中充满了唇枪舌剑,每天都在争吵中度过,代表们丰富的政治经验防止了议会的破裂,而精明的政治技巧又使妥协成为可能。他们从洛克那里借鉴了“有限政府”的观念,从孟德斯鸠那里搬来“三权分立”的武器,并且将这些理论创造性地与北美殖民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其根本出发点就是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和平衡。从1793年后至今的两百多年间,提交国会的宪法修正案有5000余件之多,只有17条修正案被四分之三的州批准,最终成为宪法的一部分。对美国宪法之稳定性的成因,有很多方面的解释。

    ——据《美国宪政历程》等

    材料二:甲午战后有志之士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日渐认识到宪政制度的优越性,纷纷要求实行立宪政体,以实现富国强兵、救亡图存。自清末以来,我国就处于对宪法的废改立的过程中。自1908年到1949年的41年间,共制定了15部宪法,平均两年半就制定一部宪法。主要有:清朝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十九信条》。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的制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事件之一,但它的内在缺陷也使得这部宪法最终沦为废纸。北洋政府制定了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1925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北洋军阀动辄以各省军政长官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而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此时的宪法成为了一种“文饰工具”。国民政府则有1931年《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两部宪法所建立的政治制度实质上都是为蒋介石个人独裁准备的法律保障。

    ——摘编自《中国近代宪法发展历程》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87年宪法中权力的制约和平衡的体现,并分析美国宪法稳定性的成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宪法发展历程的特点,简析中国近代宪政历程曲折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湖南省十校协作体、长郡中学高三调研联考历史试卷
  • 5. 据《美国宪政历程》记载:(有)一位大法官叫道格拉斯,他在大法官的位置上一呆就是36年零七个月。1975年他突然中风,无法上班,但是当时的总统正好是当年积极主张弹劾他的众议院共和党(少数党)领袖福特,为了不让福特总统有机会任命一个保守派的法官,他坐着轮椅,带着尿袋出庭,最后还是前功尽弃。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 大法官除非犯罪否则必须终身任职
    B: 总统与大法官之间存在着权力制衡
    C: 两人的私人恩怨已经影响到政治
    D: 大法官在与总统的较量中处于下风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
  • 6. 1801年,民主共和党人杰斐逊从联邦党人约翰·亚当斯手中接过政权,在总统就职演讲时说“意见的差异并不就是原则的差异。我们遵守同一原则的弟兄们,曾被加以各种不同的称号。我们都是共和派,我们都是联邦派”。以下关于美国两党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美国两党之间既竞争又妥协,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B: 美国两党之间互相制约和监督,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C: 美国两党在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的差异基本上消失
    D: 党派意见并无原则差别,允许不同党派意见的存在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7. 德国在统一前后教育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教育管理,就像中世纪的奴仆一样驯服。与此相反,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念是:学生是“太阳”,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老师要围着学生转。德美教育理念的差异主要反映了(    )

    A: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B: 封建专制思想影响程度不同
    C: 民主化程度发展不同
    D: 政治体制本质特征不一样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8. 18世纪80年代美国的麦迪逊说:“美国若是联合起来,只要少数军队,甚至不要一兵一卒,对于外国野心来说,要比美国分裂而拥有十几万准备作战的精兵更能显示出一种令人生畏的姿态。”这里麦迪逊的主张是(    )

    A: 建立统一的联邦政府
    B: 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 废除落后的君主立宪制
    D: 维护松散的邦联民主体制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9.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初朱元璋曾一度效仿元制,在中央设御史台,掌监察。1382年改称督查院。长官有左右都御史等,专职弹劾百司。此外,还建立了御史巡按地方的制度和设置了专门的“以下察上”的六科给事中,分别负责到各地考察和监督中央六部的活动。监察御史官阶虽低,威权却重,外出巡查,号“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可立决。六科给事中级别低微,但可以对高级官员进行监察检举,1397年明太祖正式颁行《大明律》,其开篇便是尊学儒学的《六礼图》……为唤醒官吏的良知,朱元璋亲自编写《醒贪简要录》赐给官员。《大明律》把《受赃》专设1篇,条目详尽严谨……兄贪赃钞六十两以上者,剥皮并袅首示众。

    ——据《中国古代史》等整理

    材料二:1883年,美国就颁布了《文官制度法》,对政府公务员的行为做出了详细的规范。192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联邦贪污对策法》……在美国,除非能证明媒体存在着实际的恶意,否则对公职人员的报道即使不准确,也免受司法追究。

    ——摘编自《反腐败与制度——宏观视角看西方国家防治腐败措施》

    根据材料一,概括明初反腐措施的特点,分析其反腐的社会背景。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发达国家官员廉洁度比较高的原因及谈谈你对遏止腐败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
  • 10.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指出:“依据这部宪法,合众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联盟,而且还是一个联邦,生活在联邦里的个人,出于某些目的,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而出于其他目的,又是各州里的公民。”材料体现美国宪法的重要原则是(    )

    A: 人民主权
    B: 分权制衡
    C: 天赋人权
    D: 自由平等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