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 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 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 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山西怀仁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 2. 《汉书》记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周制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皇帝制度的内涵
    B: 封建官僚制度确立的背景
    C: 汉代损益秦制的措施
    D: 分封制推出中国历史的根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山西怀仁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 3. 《左传》有云:“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材料表明(   )

    A: 周天子建立起绝对权威的统治秩序
    B: 西周中枢管理机构与蛮夷之间的关系
    C: 西周贵族实行集体统治的基本方式
    D: 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利与义务的差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山东省莱芜市一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10月)历史试卷
  • 4. 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 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山东省莱芜市一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10月)历史试卷
  • 5. 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

    A: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 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 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 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山东省莱芜市一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10月)历史试卷
  • 6. 《尚书大传》说:“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材料反映了(   )

    A: 封地是诸侯世代不变的私有财产
    B: 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
    C: 宗法血缘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
    D: 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山东省菏泽市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7.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封建的元素,本有两个: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凡官吏同。一为君国子民,子孙世袭,则其为部落酋长时固有的权利,为受封者所独。”下列有关其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封建社会存在世官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威胁国家的统一
    C: 封建社会中,分封制长期存在
    D: 后者不利于统一,前者则不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辽宁省铁岭市清河高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 8.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

    A: 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B: 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C: 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D: 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上月考三历史试卷
  • 9.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 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C: 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D: 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10. 有学者指出:“中国祠堂像一本立体的族规、族训,以祖先和宗族利益的名义,通过建筑空间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约束着族人的行为。”材料表明中国“祠堂”(   )

    A: 制约了家族之间的交往
    B: 阻碍了优秀文化的传承
    C: 有利于基层社会的管理
    D: 是宗法制下的消极体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河南新乡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