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两则材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

    A: 宗法关系
    B: 道德规范
    C: 战争祭祀
    D: 儒学思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法国史学家和耐教授认为:周朝建立后,“商朝自己的世系却未曾中断过,它继续存在于河南西部的宋国,安阳王权的古老传统在那里保持下来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商王的子孙又重新建立了国家
    B: 商朝时期的首都在河南安阳
    C: 周给商王的子孙以封邑,封地就是当时的宋国
    D: 周朝时代不但分封了同姓家族,也分封了一些异姓世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庻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A: 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 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C: 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D: 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中国的汉字姓氏中,有许多起源于祖先的封地、封国,与这种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三公九卿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

    A: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 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史书中记载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所反映的是( )

    A: 封建制度的确立
    B: 实行分封制
    C: 行省制度的确立
    D: 郡县制的实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早期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

    A: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C: 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 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

    A: 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 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 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 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

    A: 夏朝
    B: 西周
    C: 秦朝
    D: 唐朝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A: 分封制
    B: 封建社会
    C: 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