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此“制”是指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山东自古就有“齐鲁”之称。这个称呼依据的史实最早可追溯至( )

    A: 夏
    B: 商
    C: 西周
    D: 春秋时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较小( )

    A: 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 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 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 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孟子·梁惠王》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

    A: 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B: 西周末期王室衰微
    C: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D: 战国时期群雄并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

    A: 分封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和郡县制
    C: 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害兄弟,夺得皇位,历来为史学家所非议。这是因为他违反了( )

    A: 中央集权制度
    B: 分封制度
    C: 宗法制度
    D: 礼乐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反映了西周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是(  )

    A: 嫡长子继承制
    B: 神权色彩浓厚
    C: 政治等级森严
    D: 贵族拥有政治经济特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西周立国,以封建制度为支柱,政治秩序仰赖封建制度来维持。我们对于周代封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宗法关系是封建制度的基础
    B: 与周王室无血缘关系者,被排除出封建对象之外
    C: 诸侯受封以后仍维持与周王室的关系
    D: 统治权力与土地依贵族阶级高下而逐层分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三字经》中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周朝的政治文化具有惊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B: “天下共主”体制有利于社会稳定
    C: “天子封诸侯”打破方国血缘界限
    D: 宗法制度有利于构筑国家的向心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

    A: 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
    B: 王权的自我神化
    C: 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巨大影响
    D: 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