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王国维先生指出:“由传子之制到嫡庶之制生焉。……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据此可知(    )
    A: 宗法制产生于西周时期
    B: 商朝时期国家权力传子不传兄
    C: 宗法制存在于统治阶级
    D: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9年高一历史2月寒假开学考试试卷
  • 2. 下图是西周重要分封国,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 周王直接控制所有封国
    B: 西周王朝很难具有真正的统治力
    C: 西周分封制实现了文化一统
    D: 同姓封国远离王朝政治中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阜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
  • 3. 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制度是(    )
    A: 内外服制度
    B: 宗法制
    C: 礼乐制
    D: 皇帝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2019年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 4. 春秋以来,从贵族到平民的丧葬普遍逾礼,到了战国时,修墓道不用天子批准了,不但中型墓出现墓道,连小型平民墓也起而效尤。这种现象说明(    )
    A: 诸侯已经取代周天子
    B: 血缘关系被打破
    C: 中央集权制度已形成
    D: 平民地位的提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试卷
  • 5. 周公强调,天命的转移并非不可把握,上天实际上是以德的要求来检验下界统治者,想要长久保有天命,就必须吸取前代和祖先执政的经验教训,时刻敬天、明德、保民。周公的这种天命观(    )
    A: 意在阐释周人代商取得统治的合法性
    B: 强调脱离天命关注现实政治的重要性
    C: 蕴含着中国古代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
    D: 成为后世统治者强调仁政的理论来源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6. 据《尚书》记载,周武王认为商纣王“昏弃厥肆祀弗答”(荒废了对祖先的祭祀),“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迪:任用),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据此推断,周武王认为商朝灭亡的原因是商纣王(    )
    A: 暴虐无道使得民不聊生
    B: 任用奸佞引发吏治败坏
    C: 践踏了当时的宗法原则
    D: 任人唯亲且不参与祭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凌源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3月抽测试卷
  • 7. 殷商时期,人们占候云气、祭祀神灵以求福佑。西周时期,统治者认为“天命靡常”,专门修筑灵台、设置职官观天望气,以指导政务修行。材料体现了西周(    )
    A: 因朝代更替而否定天命神意
    B: 君主集权强化祖先崇拜
    C: 重制度人事以顺应社会变迁
    D: 祭祀活动巩固宗法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历史3月第一次质量检查试卷
  • 8.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
    A: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B: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博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 9. 史料记载:“殷民六族”、“怀姓九宗”等原属于周王室的臣民,被分封给鲁、卫、晋等,成为诸侯的臣民,但同时他们依然为周王臣民。原属诸侯、贵族之臣也普遍成为周王之臣。这改变了商代各地方国里的臣民只属于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的局面。“王臣”范围的扩大(    )
    A: 扩大了诸侯国君的统治范围
    B: 逐步巩固了周王臣民的地位
    C: 强化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
    D: 有利于周王天下共主的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博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 10. 据《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中国早期的昭穆之制(    )
    A: 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重要内容
    B: 是在分封诸侯之后逐渐形成的
    C: 有利于形成礼制化的封建新秩序
    D: 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结合的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博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