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的说明,最适当的是(    )
    A: 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
    B: 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鲁国小宗
    C: 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D: 周天子为一族,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西周末年,幽王宠爱妃子褒姒,废掉申后及太子,以褒姒为后。申后之父申侯联络犬戎举兵,杀了幽王。申侯起兵的理由应该是(    )
    A: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 得民心者得天下
    C: 嫡庶有别长幼有序
    D: 顺乎天而应乎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卷
  • 3. 据《史记》记载:商代自中丁以后,废嫡而立其他弟子,“弟子或争相代位”,商朝出现了九世之乱,同时也出现了“诸侯莫朝”的局面。这从侧面说明(    )
    A: 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社会稳定
    B: 商朝王位继承未形成固定制度
    C: 商代注重对嫡长子才德的培养
    D: 嫡长子继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七次月考试卷
  • 4. “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在春秋时代,西周王室虽早已覆灭,但由它所分封的诸侯们,却逐渐形成一坚强的同盟团体。”此材料旨在说明(    )
    A: 分封制有利于建立集体统治
    B: 分封制推动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C: 分封制对后世统一国家建立有影响
    D: 分封制不利于建立中央集权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七次月考试卷
  • 5. 有人曾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
    A: 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B: 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C: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D: 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七次月考试卷
  • 6. 周代金文“封建亲戚”中的“亲”字写作“ ”(字的左边是监狱,下边探望,有血缘关系的人才会探监慰问),“戚”字写作“ ”(字的左边和下边都是一种武器)。这反映了周代(    )
    A: 受封诸侯的权利
    B: 分封的对象
    C: 受封诸侯的义务
    D: 分封的目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七次月考试卷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载,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以及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七次月考试卷
  • 8. 如表是春秋战国时期从事政治活动的人中对出身所做的调查,这说明(    )

    时间

    总人数

    出身微贱的人

    所占比例

    春秋时期

    516

    134

    26%

    战国时期

    713

    392

    55%

    A: 世卿世禄制度彻底消失
    B: 平民成为官员主要来源
    C: 平民政治代替贵族政治
    D: 社会阶层流动日趋频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 9. 商周时期,君统是君权的继承统系,宗统则是宗子权的继承统系,君统专就天子、诸侯而言,宗统则就大夫以下而言。因此,在“继承统系”的意义上,君统和宗统彼此分离、互不干扰。商周的这一“继承统系”(    )
    A: 易造成君权的高度集中
    B: 破坏了贵族的世袭特权
    C: 保证君权单线继承的稳定性
    D: 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临汾一中、忻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联考试卷
  • 10.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 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