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面是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

    A: 《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 《民主政治的起源与发展》
    C: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2017-2018年学高二下学期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 2. 中国古代的“乡里”发端于先秦,秦汉时期乡里体制趋成型,举凡地方赋役征派,狱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等无不由其承担,被称为“治民之基”,由此可知,秦汉“乡里”(    )
    A: 属于地方自治机关
    B: 职官由中央直拨任免
    C: 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D: 履行宗法与行政职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3.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少府掌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掌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化国为家,皇权至上
    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4. 战国时期,在众多诸侯国中,居于行政位置上的不再是拥有封地的世袭领主贵族,而是由君主任命、领取俸禄、可随时罢免的国家官吏。这说明战国时期(  )
    A: 世袭贵族特权已被废除
    B: 官吏选拔制度尚未确立
    C: 任人唯贤取代任人唯亲
    D: 政权形式凸显君主集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 5. 关于秦朝设郡的情况,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观点

    作者、出处

    共40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

    (唐)房玄龄等《晋书·地理志》

    共36郡(包含黔中郡和洞庭郡)

    (清)钱大昕《秦三十六郡考》

    共46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

    谭其骧《秦郡新考》

    出现“洞庭郡”的记载,此前有人认为湘西应该属于黔中郡

    2002年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

    根据以上史料能够推定的是(  )

    A: 秦朝设郡数目不一
    B: 秦朝没有设立洞庭郡
    C: 洞庭黔中两郡范围重合
    D: 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6. 有史书上残存“秦遂并兼四海……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其中的“□□”最可能是(  )
    A: 三司
    B: 郡国
    C: 郡县
    D: 行省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7. 雅典陪审法庭的职能与下列哪个官职或机构类似(  )
    A: 秦朝的御史大夫与廷尉
    B: 汉朝的尚书台
    C: 唐朝的门下省、中书省
    D: 元朝的中书省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8. 秦朝实行了三公九卿制的中央官制,其中,太尉的职权是(  )
    A: 执掌群臣奏章
    B: 下达皇帝诏令
    C: 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D: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文科综合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9. 政治治理是门大艺术,古往今来的政府都在探寻更高效、更合理治理模式。

    材料一: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指的是什么政治制度?结束这一制度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主要原则。它的颁布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通过何种政治制度实现真正的民主。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理)试卷
  • 10.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设郡36(后增至41),设县约1000左右。郡的最高长官是郡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的最高长官为县令或县长,县以下设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能世袭。以此可见,郡县制与周代“封土建邦”的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  )
    A: 形成了直接向皇帝负责的监察体系
    B: 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C: 确立了以贵族世袭为特征的地方机构
    D: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青海省西宁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