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 朝议裁决
    B: 集权独断
    C: 世袭传承
    D: 政务繁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册历史第一次周考试卷
  • 2. 以下关于下图“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正确的是(    )

    A: 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B: 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
    C: 历史上秦朝首次废除分封制,推广郡县制
    D: 秦律的颁行改变了传统的人治社会的现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3.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皇权至高无上
    B: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 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 书同文,人同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4. 传国玉玺是王朝宫廷珍宝,国之重器,由秦始皇下令镌造,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自秦以后,玉玺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五代时消失于战乱中,虽历代不懈搜寻,但最终还是下落不明。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在于(    )

    A: 证明皇位正统合法
    B: 体现皇权独尊地位
    C: 保证皇位世代永续
    D: 震慑分裂势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5. “太尉”始于秦朝,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是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秦朝实际上并没有人担任太尉。其原因可能是(    )

    A: “太尉”可能会对皇权构成威胁
    B: 秦朝改变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C: “太尉”在秦朝主要由皇帝兼任
    D: 长期兼并战争导致军事人才匮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6. 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

    A: 皇位世袭,传之无穷
    B: 借助神灵,维护统治
    C: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 神化皇权,万世一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7.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一论述最能说明他(    )

    A: 赞扬嬴政统一全国的意义
    B: 洞悉秦汉中央官制的特点
    C: 认同西周宗法制度的弊端
    D: 肯定秦朝郡县制度的功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8. 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

    A: 世代相袭
    B: 考试选拔
    C: 地方推荐
    D: 皇帝任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锁定)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高一寒假作业考试历史试卷
  • 9. 费正清指出:“它使传统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辛亥革命
    B: 北伐战争
    C: 五四运动
    D: 解放战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锁定)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高一寒假作业考试历史试卷
  • 10.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文中的“动机”指(    )

    A: 发展工商业
    B: 统一思想,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 消灭异端学说
    D: 繁荣学术文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