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

    A: 秦简的记载
    B: 民间的传说
    C: 史家的研究论文
    D: 《汉书》的记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广东省茂名市第十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 2. 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

    A: 维护国家统一
    B: 发展社会经济
    C: 防御侵略
    D: 加强民族团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

    A: 皇权至高无上
    B: 中央设三公九卿
    C: 地方推行郡县制
    D: 实施严刑峻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是指(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宗法制
    D: 世袭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伴随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的两对基本矛盾是(  )

    ①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②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③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④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矛盾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秦始皇在位期间,共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移民主流之一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此举(    )
    A: 推动了秦代商业的发展
    B: 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C: 有效的抑制了土地兼并
    D: 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调研试卷
  • 7. 秦始皇采纳李斯“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的建议,在地方上推行(    )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化
    D: 厂卫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新生摸底考试试卷
  • 8.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现代化”理解准确的是(    )
    A: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 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 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D: 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调研试卷
  • 9.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中央集权与四大基本制度

    图15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15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二1.5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 10. “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该文表明班固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   )

    A: 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
    B: 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 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 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