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社会转型就是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转型过程中各种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的转型时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 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总结1979年至今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国在推行双重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归纳为以下八项。体制转型是双重转型的重点。思想先行。……

    ——摘编自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根据材料一,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经济“双重转型”的具体内涵。 “思想先行”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经验,试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实予以说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卷
  • 2. 清徐栋《牧令书》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    )

    A: 宰相制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B: 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
    C: 县官是普通百姓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
    D: 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郡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江苏省镇江市镇江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3.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

    A: 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D: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4.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子•君臣下》认为,人类最初由于无“君臣上下之别”,造成了“以力相征”的乱局。在相互争斗中,“智者假众力以禁强虐而暴人止,为民兴利除害,正发之德,而民师之”。

    材料二  在历史上每一种社会制度、每一个社会运动的时候,……应当从产生这种制度、这个社会运动的条件和同它们有联系的条件出发。

    ——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运用材料二的方法,谈谈对材料一的认识。(注:表明观点,说明理由,从经济、思想、社会三方面进行分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湖北松滋二中高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5.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它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课考郡守,郡守课考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摘自周振鹏《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据材料一、二,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并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贵州省务川县民族中学高三上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6.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说:“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传舍”是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B: 血缘纽带、家国同构
    C: 君主专制、官僚政治
    D: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福建省大田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7.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段记功石刻说的是(    )

    A: 周天子分封天下
    B: 秦始皇统一六国
    C: 汉武帝开拓疆土
    D: 唐太宗贞观之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慈溪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8. 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

    A: ②③①⑤
    B: ②①⑤⑥
    C: ①③⑤④
    D: ④③⑤⑥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东阳市二中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9. 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主要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   )

    A: “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 “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 “所有殄天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D: “内兴功作,外攘狄夷,以秦半之赋,发闾左之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湖州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 10. 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形制,规定所有车辆两个轮子间的距离均为六尺。该措施的作用包括(   )

    ① 有利于当时国家的交通建设  ② 有利于促进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

    ③ 有利于传达政令,调遣军队  ④ 有利于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湖州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