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门阀制是从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官员选拔制度,选成朝廷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世家大族所垄断,个人出身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这种现象(    )

    A: 维护了正统的嫡长子继承习俗
    B: 加深了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
    C: 加强了皇帝直接任免官吏的权力
    D: 巩固了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安徽省六校研究会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 2. 钱穆认为,这种选拔方式骤看极合情理,然而切实施行中却存在毛病……读书求学,便有诸多限制,读书机会很不易得。但对于一个读书家庭来说却是极为简单的。因此,当时一个读书家庭,很容易变成一个做官家庭,而同时便是有钱有势的家庭。“这种选拔方式”是指(    )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
  • 3. 唐朝诗人孟郊在七言律诗《登科后》写道:“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此时孟郊已年届46岁。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科举制(    )

    A: 有利于选拔人才
    B: 引领了人们的价值观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冲击了士族门阀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
  • 4. 钱穆曾评价:“行省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他强调这种制度(    )

    A: 使地方权力不再受中央的节制
    B: 有利于维护地方治安稳定
    C: 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
    D: 易于形成地方割据的局面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卷》

    上表能够反映汉代丞相任用的多种变化情况,指出其中一种变化情况并说明其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
  • 6. 隋唐时期出现的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方式选拔人才,提高了官吏的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7. 下列为唐朝三省六部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中部门之间隶属关系示意准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8.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9. “显而易见的是,……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再同以往的选官制相比,它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材料中省略处应为(    )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10. 宋太祖曾颁布诏书,特奏贡士中的科考落第者106人各赐进士出身。由此,“屡考不中者也可得到功名、享受国家俸禄”的“特奏制”成了宋朝的国策,“进士入官十倍旧数,多至二十倍”。宋代的“特奏制”(    )

    ①变成国家“冗官”②加重财政负担③扼杀重学风气④提升官员素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一)(3月)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