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宋史》各种著述、实录、会要、奏议、文集等应有尽有,为二十四史之冠。其主要原因是(    )
    A: 宋代书院教育普及
    B: 宋代注重格物致知
    C: 宋代文官制度的影响
    D: 唐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调研试卷
  • 2. 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可以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
    A: 门第等级依然森严
    B: 士族退出历史舞台
    C: 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D: 人才选拔资格放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青岛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初调研试卷
  • 3.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四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五  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在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二2.6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试卷1
  • 4.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

    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

    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

    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

    A: ②③④①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①③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二1.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 5. 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

    A: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 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 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 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海南卷)
  • 6. 《宋史·职官志》说:“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对以上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 削弱地方财权,强化中央财权
    B: 调整中央官制,强化财政管理
    C: 皇帝直管财政,以防封建割据
    D: 分割宰相权力,加强封建皇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浙江省丽水市高考第一次模拟测试历史试卷
  • 7. 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的双璧,两者各有特色,其根本的不同点在于(   )

    A: 撰修宗旨
    B: 语言风格
    C: 求真求实
    D: 编纂体例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上海卷)
  • 8. “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A: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 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江苏卷)
  • 9. 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墓和江西南昌刘贺墓都是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


    西高穴曹操(155~220年)墓

    海昏候刘贺(前92~前59年)墓

    墓葬位置

    只符合部分文献记载(注:文献中关于曹操墓位置有多种记载)

    与文献记载一致

    墓葬形制和结构

    与当时王侯级墓类似

    符合汉代列侯墓的规制

    出土器物

    具有汉代特征

    具有典型的汉代风格

    出土器物上的文字

    “魏武王”(注:包括曹操在内,这一历史时期曾有三位“魏武王”)

    “刘贺”“海昏候臣贺”

    目前学术界基本上一致认为海昏候墓的墓主就是刘贺,但在西高穴墓的墓主是否为曹操这一问题上还存在争议。

    阅读上表,对比刘贺墓资料,说明西高穴墓墓主身份存在争议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高考文综真题试卷(历史部分)(北京卷)
  • 10.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    )

    A: 汉长安
    B: 唐长安
    C: 宋汴梁
    D: 元大都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高考文综真题试卷(历史部分)(北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