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行政机构属于北宋的是(     )

    A: 行省制度
    B: 二府三司
    C: 内阁制度
    D: 军机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抚州临川区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2. 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公元106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B: 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C: 通判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抚州临川区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3. 中国古代选官制属于魏晋南北朝的是(     )

    A: 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B: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 龙生龙,凤生凤
    D: 举孝廉,父别居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抚州临川区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4. 为加强中央集权,各朝地方行政区划不同,其中元朝实行(     )

    A: 二级
    B: 三级
    C: 四级
    D: 五级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抚州临川区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5. 宋史专家邓广铭在《论宋学的博大精深》中说:“在宋太祖、太宗相继统治时期内,……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宰相与副相之间,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充分利用其相互的牵制作用。”下列能说明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相互牵制的史实是(     )

    A: 知州“三岁一易” 
    B: 另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C: 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
    D: 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高安二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6. 历史发展证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下列我国古代的选官标准中体现这一认识的是(     )

    A: 按军功选官
    B: 按门第选官
    C: 科举考试选官
    D: 按品德选官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南昌八一中学等校高一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7.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材料三、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请回答:

    有人认为,材料一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军国大事的决策方式及其造成结果的差异。

    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差异?产生这一差异的根源是什么?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南昌八一中学等校高一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8. “唐无论社会、经济、选举、交通等,较之西汉,其繁杂程度又何止十倍!旧体制不足以取新社会,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据材料可知,中书门下两省设立的最大意义是有利于(     )

    A: 推翻旧制
    B: 正确决策
    C: 削弱皇权
    D: 分权制衡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南昌八一中学等校高一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9. 下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没能有效地防止封建割据的是(     )

    A: 秦朝实行郡县制
    B: 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
    C: 北宋设文臣知州
    D: 明朝实行三司分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南昌八一中学等校高一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10. 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

    A: 隋朝的科举制
    B: 元朝的行省制
    C: 唐朝的三省制
    D: 明朝的内阁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滕州高一上期中历史(A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