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西汉设立中朝 ②文臣任知州,设通判 ③“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④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比之隋朝和唐朝的统治者,宋朝统治者接受更多的后备人员进入官僚体制,并为那些适合在政府的某个职位上工作的人提供丰厚的薪金他们甚至安置文职官员来监管军队。”这种做法

    A: 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B: 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
    C: 减少了政府财政支出
    D: 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A: 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 能够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
    C: 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D: 有效地防止了政权被颠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

    A: 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B: 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
    C: 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D: 君臣关系等级森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南宋叶适主张,在郡县制体系内应参酌古制,“以一郡行其一郡,以一县行其一县,赏罚自用,予夺自专。”王夫之也说:“封建之天下分而简,简可治之以密;郡县之天下合而 繁,繁必御之以简。”下列制度与他们的思想最接近的是

    A: 分封制
    B: 郡国并行制
    C: 土司制
    D: 行省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 6. 国学大师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宋初宰相,与枢密对称两府,亦曰两地。……分文事任宰相,武事任枢密。太宗命曹彬取幽州,而宰相李防等不知。其伐辽,一日内六招枢密院计议而中书不预闻。”这说明当时

    A: 政府行政效率大为提高
    B: 军事行动保密性强
    C: 吏治混乱职责不明
    D: 相权受到较大削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宋史•志第一百一十四•职官一》记载:居其官不知其职,十常八九。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故仕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责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这一现象说明了

    A: 科举考试使官员剧增
    B: 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C: 行政效率降低
    D: 中央集权削弱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 8. 元朝初年,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愈烦,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世祖采纳之,随即实行的措施是

    A: 设置三省
    B: 废中书省
    C: 设中书省
    D: 设置内阁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 9. 阅读汉至唐前期江西福建郡县设置分布简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时期/郡县数

    西汉

    三国

    西晋

    唐前期

    江西

    豫章郡18县

    豫章等4郡54县

    6郡58县

    洪州等7州34县

    福建

    会稽郡南都1县

    建安郡9县

    建安、晋安2郡14县

    福州等5州28县

    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B: 中央在收回地方权力
    C: 行政区划的置废是由各地自己决定的
    D: 前方郡县数量增加主要由于人口南迁造成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 10.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唐之于汉的“变动”体现在

    A: 皇帝制度的确立
    B: 郡县制的实行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D: 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