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高中历史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统编版(部编版)
岳麓版
人民版
年级
必修1 政治史
必修2 经济史
必修3 文化史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论述题
材料分析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通过观察地图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下图表明当时中央政府对今山东地区管辖的措施是( )
A: 设立郡守
B: 分封王国
C: 由中央直辖
D: 设立行省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以下历代有关选拔官员方式与对应的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
秦朝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A: 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
B: 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
C: 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
D: 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欧阳修说:“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厚薄于其间。”这表明宋代对科举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A: 增加录取数量,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B: 降低报考要求,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C: 完善考试程序,体现公平竞争原则
D: 革新考试内容,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性检测(期中)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被古人称为最公平的制度,这是因为科举制度( )
A: 考试只在儒家经典范围内命题
B: 分科考试、择优录取,保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C: 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教育文化的发展
D: 官员、人才的选拔不再受血统、门第等因素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唐朝的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柳宗元写作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主要在于
A: 指责唐玄宗实行暴政
B: 认为郡县制比“封建”制进步
C: 揭露藩镇割据威胁国家统一
D: 主张加强君主专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犹如明清的省。宋代的路较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转运使与提举刑狱公事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这表明
A: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代没有区别
B: 行政机构分散、权属交叉有利于集权
C: 行政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 扩大行政区域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
难度: 中等
题型:易错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
A: 秦朝的御史大夫
B: 北宋的通判
C: 明朝的内阁首辅
D: 清朝的军机大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宋太祖赵匡胤剥夺了功臣宿将的兵权后,鼓励他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他主要是为了
A: 巩固专制统治
B: 奖赏功臣名宿
C: 鼓励土地兼并
D: 扩大地主队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A: 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 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 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差叙自公卿以下,至于郎吏,功德材行所任。茂同郡护羌校尉(官名)王琰,前数为郡守,不名为清白。而琰子嘉(即王琰之子王嘉)仕历诸县,亦复为通人(学识渊博通达的人)。嘉时还为散骑郎(官名),冯翊郡(地名)移嘉为中正。”该材料主要表明中正官
A: 以严格的考试作为录用标准
B: 大多在中央官员中选置产生
C: 从各郡现任官员中选拔兼任
D: 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
14420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