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高中历史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统编版(部编版)
岳麓版
人民版
年级
必修1 政治史
必修2 经济史
必修3 文化史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论述题
材料分析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元朝时期,中央政府对辽阔的地域实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措施是( )
A: 实行行省制度
B: 实行册封制度
C: 实行三省六部制
D: 设置理藩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根据( )
A: 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 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 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 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
A: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稳定
B: 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C: 有利于加强皇权
D: 有利于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隋代以前地方长官可以自选僚属组成行政机构,但隋代以后“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由此可见,隋代
A: 实行了科举制度
B: 加强了君主专制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三省六部制约皇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发迹的阶梯是对任何人都开放的,无论其家庭、出身和宗教信仰如何。事实上,在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流动性:权势之家或名门望族可能会因子孙不肖而败落,出身低微者则会通过这种制度可发达。”这种制度是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 均田制
D: 科举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7—9世纪,日本先后派遣了13批遣唐使,当时接待这些使节的机构是 ( )
A: 工部
B: 户部
C: 礼部
D: 吏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唐朝科举制度)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管兵,内外族婚……(严禁)刑家之子、工商殊类(应试)”。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①唐朝科举制度以门第出身为选材标准 ②唐朝科举考试有资格限制
③唐朝时期深受重农抑商思想影响 ④唐朝科举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下列对武周历史的评价比较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B: 为政苛滥,户口流移
C: 有智有谋,千古一帝
D: 无字坟碑,前无古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形成三国时期分裂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 )
A: 黄巾起义的影响
B: 东汉后期政局的混乱
C: 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D: 西汉王国问题的余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下列与曹操统一北方无关的一项内容是( )
A: 网罗人才
B: 赤壁之战
C: 兴办屯田
D: “挟天子以令诸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
14420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