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我国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曾经有着茂密的森林植被,但后来许多地区变成了荒山秃岭.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壳运动频繁
    B: 寒流长期侵袭
    C: 人类过度砍伐
    D: 常年干旱缺水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生物试卷
  • 2. 为了适应干旱环境,仙人掌的叶在进化过程中退化成针形,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实例与此不相符的是(   )

    A: 生活在寒冷环境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B: 牛的粪便使土壤更肥沃
    C: 雷鸟的羽毛在冬天成白色,春天换为灰色
    D: 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中考生物试卷
  • 3. 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的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人们对这一事实做出以下几点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 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 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
    C: 这是自然选择的过程
    D: 三叶草在生活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生物试卷
  • 4. 生物既能影响环境,又能适应环境,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

    A: 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B: 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
    C: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
    D: 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爽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生物试卷
  • 5.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气候潮湿、降雨量多,这种现象说明(   )

    A: 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B: 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C: 生物只能适应环境
    D: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生物试卷
  • 6.

    如图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据此食物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⑤→①→②→③
    D: ④→③→②→①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生物试卷
  • 7.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阳光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生物试卷
  • 8. 日本的核泄漏事故导致许多人患病.这一事例说明(   )

    A: 环境能影响生物
    B: 环境能适应生物
    C: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生物能适应环境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生物试卷
  • 9.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岛上植被繁茂、海鸟飞掠、蛇虫匍行、鱼虾群集构成了海岛生态系统.请回答:

    在这个海岛生态系统中,植物是生产者,而岛上的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

    虾吃藻、鱼吃虾、鸟吃鱼、蛇吃鸟形成了一条食物链,这条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如果钓鱼岛海域受到日本核泄漏污染,在这条食物链中的动物,其体内积累和污染物质最多的是

    岛上存在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就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钓鱼岛只是地球上的一个小小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生物试卷
  • 10.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农田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
    C: 海洋生态系统
    D: 生物圈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重庆市丰都县中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