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神舟十号升空的运动状态相似的是(  )
    A: 青蛙
    B: 乌贼
    C: 袋鼠
    D: 蜥蜴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城区三校联考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12月月考试卷
  • 2. 人体的各种运动都是以一定的结构为基础.以下有关人体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所有的骨连接都是能够活动的
    B: 关节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
    C: 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D: 肱二头肌属于肌肉组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12月月考试卷
  • 3.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广大中小学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对学习能力会有怎样的影响?某科研团队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模拟人类睡眠不足状态的模型,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16只,随机均分为A、B两组。

    ②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限制B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5小时,持续21天。A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③在实验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对两组中的每只小鼠走出同一迷宫的时间进行四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在限制睡眠时长的实验中,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
    分析上图可知,随着每组小鼠走迷宫次数的增多,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逐渐,说明小鼠走迷宫的行为是一种行为。
    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你认为该科研团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本实验对你有怎样的启示?(写出一条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河南省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
  • 4. 在研究动物行为时,科学家用涡虫进行了有趣的实验,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涡虫遇光照身体伸长是先天性行为,被电击身体收缩是学习行为
    B: “光照——电击”多次结合后,只给光照,涡虫的身体也会收缩是先天性行为
    C: 涡虫的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D: 图中④,涡虫在光照下身体收缩的行为不会慢慢消退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
  • 5. 对动物行为研究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法和观察法是同等重要的两种方法
    B: 应用实验法时可以没有观察法
    C: 单纯的运用观察法时可以没有实验法
    D: 应用观察法时不仅可以用肉眼看,还可以借助仪器进行观察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2年中考二模生物试卷
  • 6.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到田间,发现一条深绿色的小虫正在啃食白菜,老师告诉大家,这是菜青虫,专门啃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有的同学提出了疑问:菜青虫爱吃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是天生的吗?同学们议论纷纷,于是,大家就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菜青虫爱吃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是天生的吗?

    做出假设:
    实验步骤:①找到有菜青虫卵的叶片。②将菜青虫卵封闭孵化和饲养,目的是。③选取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作为,几种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作为。④将幼小的菜青虫若干条分别放入花科植物的叶片和花科植物叶片中。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菜青虫爱吃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是天生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2年一模生物试卷
  • 7. 如图表示“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每次实验前应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
    B: 尝试多次后,小鼠找到食物所需时间变短
    C: 小鼠走迷宫是学习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D: 用蚯蚓进行相同实验,找到食物的时间更长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实验中学2022年中考一模生物试卷
  • 8. “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之一,对这种行为表述正确的是(  )
    A: 越低等的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学习能力越强
    B: 越低等的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学习能力越强
    C: 越高等的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学习能力越弱
    D: 越高等的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学习能力越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2022年中考一模生物试卷
  • 9. 科学家探究动物的取食行为,在实验军内放了甲乙丙三种动物,在实验室的玻璃墙对面分别放上不同的食物,旁边只有一扇门可以绕道取食,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不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51

    28

    4

    A: 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
    B: 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 动物这种行为只由遗传物质决定
    D: 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贵州遵义市红花岗区2022年中考一模生物试卷
  • 10. 科学家把蚂蚁和大白鼠放入终点有食物的迷宫(如图1)中进行走迷宫训练实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大白鼠和蚂蚁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走迷宫实验中,大白鼠出现的错误次数明显多于蚂蚁。      
    该实验结果能支持“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训练次数越多,蚂蚁和大白鼠出现的错误次数越少。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福建省南平市2022年中考一模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