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研究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研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时,应从它的幼虫开始进行隔离饲养
    B: 研究动物的绕道取食时,在实验前,应使动物处于饥饿状态
    C: 研究蚂蚁的通讯时,应当捕获同一窝蚂蚁,以避免因蚂蚁之间不同,影响正常的信息交流
    D: 可以利用观察法和实验法研究动物的行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考试生物试卷
  • 2. 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某学习小组研究动物的绕道取食现象,得到下表结果:

    组别

    动物名称

    “尝试与错误”的平均次数

    甲组

    小鸡

    24次

    乙组

    小鸭

    26次

    丙组

    小乌龟

    65次

    丁组

    小狗

    5次

    从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这些研究对象中,学习能力最强的动物是(   )

    A: 小鸡
    B: 小鸭
    C: 小乌龟
    D: 小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韶关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3. 某生物小组在“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是否为先天性行为”时,从菜青虫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并选择用刚从卵孵化成的菜青虫进行实验,主要目的是(   )
    A: 易于观察取食行为
    B: 为菜青虫提供适宜的环境
    C: 排除学习行为的干扰
    D: 保证实验对象数量充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韶关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4. 实验探究

    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动物间的信息交流也各有不同。某校社团的同学做了以下相关实验来进行探究。

    实验一:在探究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实验中。某组同学的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在迷宫的出口处放一些小白鼠喜爱的食物,将小白鼠放进迷宫入口,记录小白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据此回答:

    经过几次尝试和失败后,小白鼠能够直接爬向迷宫出口,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行为。
    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往往要用2只以上的小白鼠做实验,这种做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探究小组的同学准备了年龄、生长情况相同的两只雌、雄小白鼠,来观察它们的学习行为,请作出假设:
    与蚯蚓走“T”形迷宫相比,小白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要少得多,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决定的。

    实验二:采集菜粉蝶的虫卵,进行室内培养,观察虫卵孵化成菜青虫后取食植物叶片的类型,对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进行探究实验。此探究实验应分为以下步骤:



    针对这一实验,你提出的问题是?
    制订、实施计划:

    ①在十字花科植物(如白菜、油菜、萝卜、卷心菜等)叶片上找有菜粉蝶虫卵的叶片,带回实验室。

    ②如图所示,将带有虫卵的叶片分别放入不同的容器中,每个容器中再分别放入不同种的植物叶片,将装置放置在温暖的地方。

    ③以上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将虫卵隔离饲养的目的是排除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行为是在生活过程中相互学习得来的。实验中设置了许多个装置(A、B、C、D),除叶片不同外,其他条件都,这是为了进行

    选用长大的菜青虫进行实验行不行?为什么?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5. 某实验小组利用甲、乙、丙三种动物进行“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动物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29

    63

    7

    A: 三种动物中乙的学习能力最强
    B: 实验前应将三种动物进行饥饿处理
    C: 若三种动物是老鼠、蚂蚁和蚯蚓,那么丙最有可能的是老鼠
    D: 三种动物在迷宫中经过多次“尝试与错误”后获取食物,这属于学习行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三校联考(厚街湖景中学,寮步香市中学,常平中学初中部)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6. 翱翔在高空的老鹰,不仅能够发现地面上的小鸡,还能突然俯冲而下将小鸡抓走。小刚对此提出疑问:老鹰捕捉小鸡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如果他打算通过持续观察的方法来寻找答案,你认为他应该选择的观察对象是(  )
    A: 小鸡
    B: 幼鹰
    C: 成年鹰
    D: 刚孵化出的雏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保定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7. 下面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简(长15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放在两滴水之间的中点。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本实验的假设是
    本实验的变量是
    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
    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主要是
    蚂蚁体内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因此属于动物。蚂蚁群体中有明确的分工,这说明蚂蚁是具有行为的动物,一只蚂蚁发现食物,会向其他蚂蚁发出信息,这种现象叫做
    蚂蚁群中有工蚁、兵蚁、雄蚁、蚁后等,分工明确,这种各司其职的行为从功能和获得方式上看分别属于__________。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8. 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最可能是(   )

    动物

    成功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42

    124

    6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丙→甲→乙
    D: 乙→甲→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9. 孑孓是蚊的幼虫,适于生活在水中、几位同学正对孑孓的生活是否需要空气的问题争论不休:有的认为需要空气,有的认为不需要空气。他们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该问题。

    他们提出的问题是:

    作出的假设是: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

    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①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放入相同的河水;

    ②取20只孑工放入甲烧杯中,并用细密铁丝网罩住,另取20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

    ③将甲、乙两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环境中;

    ④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

    根据实验现象:甲一段时间后孑孓衰弱死亡;乙一段时间后孑孓正常生活。这几位同学得出的结论是: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

    该探究实验中变量是,乙组在实验中起作用。实验中,每个烧杯里可以只放入一只孑孓吗?
    孑孓一发育成蚊就能飞行,这是行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10. 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蚂蚁的通讯”的实验设计。

    提出问题:蚂蚁是通过气味通讯的吗?

    作出假设:

    方法步骤:(如图)

    一段时间后,蚂蚁爬向C岛,将连接B、C岛和A、B岛之间的桥交换后,蚂蚁爬向A岛。

    得出结论:蚂蚁是通过来交流通讯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