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下表是某校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光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设计回答有关问题:

    相同花盆

    大小形状相似的莴苣种子

    放置环境

    温度

    1 号

    100 粒

    光照

    20℃

    适量

    2 号

    100 粒

    暗室

    20℃

    不适量

    该小组研究的问题是
    该小组的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合理之处,应该怎样修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
  • 2. 亮亮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梅梅同学对亮亮的问题进行了猜想:
    她根据猜想,设计并科学地进行了实验,记录了如下实验结果:

    液体

    肥皂液

    管子直径/mm

    3

    5

    10

    20

    50

    泡泡的产生

    容易

    较易

    较难

    不产生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梅梅同学得到的结论是:

    对实验中该同学选用的5根管子长度有什么要求?
    除了以上因素能影响泡泡的产生外,你还能提出什么猜想?(写出一种)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
  • 3. 300 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中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 )
    A: 蝙蝠飞行时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 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 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 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
  • 4. 小王在学校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的第一个课题顺利完成了,正当高兴时却发现自己家的月季花死了,什么原因呢?他想起妈妈说过前几天不小心往花盆里倒了大量的食盐水,于是小王将土壤带到实验室里与老师一起研究,发现土壤中含的食盐浓度过高。最后经过老师的分析知道当根生长的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时,植物反而会失水而枯死。对于文中的划线部分,你觉得应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过程( )
    A: 提出问题
    B: 建立假设
    C: 收集证据
    D: 得出结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
  • 5. 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 6.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前提是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下列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A: 瓦特研究水的沸腾时顶起壶盖的现象后,改进了蒸汽机
    B: 小明发现用铅笔触碰蜗牛后,蜗牛会做出反应
    C: 小王发现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食醋会变红色
    D: 小军发现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内部会形成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到水面后破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作业检测(十月)
  • 7. 用金属框拉出一个肥皂泡,小科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于是,他做了几个不同形状的金属框,逐一进行拉肥皂泡实验,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和形状的变化情况。就“逐一进行拉肥皂泡实验,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和形状的变化情况”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作出假设
    C: 收集证据
    D: 得出结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作业检测(十月)
  • 8. 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 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B: 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
    C: 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
    D: 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一单元月考试题(实验班)
  • 9. 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实验
    B: 假设
    C: 观察
    D: 做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一单元月考试题(实验班)
  • 10. 某同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探究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他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发现在某种细菌(记作R)的周围,其他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他把R细菌接种到专门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他除去R细菌,用该培养基再培养其他细菌,结果其他细菌仍然不能在这个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在R细菌的周围其他细菌不能生长和繁殖的可能原因是(     )

    A: R细菌产生了不利于其他细菌生存的物质
    B: R细菌更容易吸收培养基中的物质
    C: R细菌占据了其他细菌的生存空间
    D: R细菌吞噬了其他细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一单元月考试题(实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