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过氧化钠(Na2O2)为淡黄色固体,可作为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人呼出气体主要成分有氨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氧气,Na2O2能分别与CO2、H2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图片_x0020_6

    【实验探究一】将呼出气体通过上图A中的装置,收集得到一瓶再生气体,再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两支燃着的同种木条分别同时伸入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如上图B,比较分析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

    【分析讨论】图B的实验是通过比较来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请说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优点是

    实验探究一结束后,同学们将图A装置中的残留固体溶于水,得到了一杯无色溶液,他们对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溶液是NaOH;猜想Ⅱ:溶质是Na2CO3

    猜想Ⅲ:溶质是NaOH和Na2CO3

    【实验探究二】取上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的现象,证明猜想Ⅰ不成立。

    同学们经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Ⅲ成立,请你写出证明猜想Ⅲ成立的实验步骤和现象。

    实验步骤和现象

    结论

    猜想Ⅲ成立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2017年缙云中学保送生科学学科试题
  • 2. 许多鸟种在营巢时,若巢内有破蛋,会将蛋壳置于巢外,为了研究这种行为是否与巢的安全有关,科学家将蛋放于野地上,在其旁放置蛋壳,观察其被天敌吃掉的比率,下表是实验的结果.根据叙述结果所做的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   )

    蛋壳与蛋的距离

    被乌鸦吃掉的蛋

    没有被乌鸦吃掉的蛋

    被吃掉的比率

    15cm

    63颗

    87颗

    42%

    100cm

    48颗

    102颗

    32%

    200cm

    32颗

    118颗

    21%

    A: 蛋与蛋壳的距离不影响天敌吃蛋的比率
    B: 蛋壳有助于天敌发现蛋,造成蛋被捕食的机会增大
    C: 蛋壳离蛋越远,越能防止细菌滋生,降低蛋被感染的机会
    D: 蛋壳离蛋越远,蛋被天敌发现捕食的机会越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获取事实与证据
  • 3. 实验测定链霉素对三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块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均与图中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3天,结果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看,以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它能阻止结核杆菌生长
    B: 它对结核杆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C: 它对结核杆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
    D: 它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获取事实与证据
  • 4. 意大利的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很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了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要说明的是(   )
    A: 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
    B: 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 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 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获取事实与证据
  • 5. 将晒过的玉米粒随机分为相同的两份,其中一份烘干,另一份不作处理.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温度的食用油中加热,实验结果如下表:

    食用油的温度

    未烘的玉米粒

    烘干的玉米粒

    140℃以下

    未爆开

    未爆开

    160℃

    部分爆开成爆米花

    未爆开

    180℃

    部分爆开成爆米花

    未爆开

    200℃

    全部爆开成爆米花

    未爆开

    220℃以上

    全部爆开成爆米花并且糊了

    未爆开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利用玉米粒制得爆米花必须要具备的条件是(   )

    A: 较高的温度
    B: 适量的水分
    C: 较大的质量
    D: 较高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获取事实与证据
  • 6.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得证据和事实的途径是(   )
    A: 观察、实验和调查
    B: 推理判断和分析
    C: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D: 分析论证和得出结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获取事实与证据
  • 7.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做了若干组实验(对照实验的关键是控制单一变量),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物质

    ﹣5℃、潮湿

    25℃、潮湿

    ﹣5℃、干燥

    25℃、干燥

    馒  头

    ①不发霉

    ②发霉

    ③不发霉

    ④不发霉

    玻璃板

    ⑤不发霉

    ⑥不发霉

    ⑦不发霉

    ⑧不发霉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仅由③的结果可推断低温和干燥不利于霉菌的生长
    B: ①和②对照实验控制的单一变量是温度
    C: ②和④对照实验的结果说明霉菌生长需要水
    D: ②和⑥对照实验的结果说明霉菌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获取事实与证据
  • 8. 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

    表面

    2厘米深处

    4厘米深处

    6厘米深处

    干细沙的温度(℃)

    26

    24

    22

    20

    湿泥土的温度(℃)

    24

    23

    22

    21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 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
    B: 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土快
    C: 湿泥土深度越深温度越低
    D: 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获取事实与证据
  • 9. 下表是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开展的一项调查,他们随机调查了本校八年级10个班共100名学生在去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调查人数

    患病人数

    患病时间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男生

    54

    16

    8

    1

    2

    5

    女生

    46

    14

    5

    2

    1

    6

    总人数

    100

    30

    13

    3

    3

    11

    分析以上信息,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此调查研究了中学生流感发病率与性别的关系
    B: 此调查研究了中学生流感发病率与季节的关系
    C: 该校八年级学生流感的发病率男生明显比女生高
    D: 该校八年级学生流感的发病率春、冬两季明显高于夏、秋两季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获取事实与证据
  • 10. 水蚤是一种水生小动物.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等量的水蚤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两组实验,水温的改变是该实验的唯一变量.水蚤在不同水温中的时间均持续12小时.则通过该实验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A: 通常水蚤生活的适宜温度是25℃
    B: 水蚤在20℃~28℃之间都能生存
    C: 当温度低于20℃或高于28℃时,水蚤肯定死亡
    D: 水蚤的个体之间对温度的要求存在差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获取事实与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