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几位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时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根和茎的导管是连接贯通的
    B: 植物的茎中存在形成层,所以任何植物的茎都可不断增粗
    C: 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D: 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因此扩大了吸收面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获取事实与证据
  • 2. 水稻土壤中三要素肥效实验结果如表(注:表中“+”表示适量添加),对表中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

    试验区

    氮肥

    磷肥

    钾肥

    产量比(%)

    A区

    0

    0

    0

    35

    B区

    0

    +

    +

    48

    C区

    +

    0

    +

    70

    D区

    +

    +

    0

    91

    E区

    +

    +

    +

    100

    A: A试验区产量最低
    B: 缺少氮肥,产量会急剧下降
    C: E区是其他区的对照试验
    D: 实验时保证五个区的光照强度相同即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获取事实与证据
  • 3. 某同学在春天买了5盆同样大小的同种植物,每天向花盆内浇同样量的水和液体肥料,不久植物开始发芽.为了探究植物生长和肥料间的关系,对5个花盆作了如下处理,然后观察植物的变化.如果要证明:过多施肥会引起植物枯萎,可比较哪两个花盆?(   )

    花 盆

    浇水量

    施肥量

    1

    与以前相同

    与以前相同

    2

    比以前少

    比以前少

    3

    比以前少

    与以前相同

    4

    与以前相同

    比以前多

    5

    不浇水

    比以前少

    A: 1与2
    B: 2与4
    C: 1与4
    D: 4与5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获取事实与证据
  • 4. 下列关于“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实验变量是水温
    B: 光照、空气等条件无需考虑
    C: 水温的范围应控制在5至10度
    D: 金鱼的鳃开闭1次,可计数金鱼呼吸2次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2)
  • 5. 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分析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B: 作出假设应有一定依据,不能臆断
    C: 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变量外其他因素必须相同
    D: 探究实验时可以设置多组实验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2)
  • 6. 科学探究中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是(   )
    A: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B: 实事求是
    C: 观察、实验、调查
    D: 推理、判断、分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2)
  • 7. 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升高或降低水温的范围应控制在10℃至20℃以内
    B: 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水温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
    C: 金鱼的鳃盖或口开闭1次,可计数为金鱼呼吸2次
    D: 实验结论为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次数没有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2)
  • 8. 如图所示是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条件”的实验.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结果只有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 甲乙这一实验对照组中,自变量是水分
    B: 设置丙的目的是为了排除乙中的微生物可能来自于水
    C: 通过甲乙的对照,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
    D: 通过乙丙的对照,说明这些微生物为自养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2)
  • 9. 小明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自己测得的数据跟老师的不一样,你认为他的做法错误的是(   )
    A: 对老师的数据提出质疑
    B: 改动自己的数据,使之跟老师的数据一致
    C: 检查自己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
    D: 检查自己的实验过程是否有错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2)
  • 10. 某校师生到自然界中进行调查活动,发现当地的许多青蛙都是三条腿,于是他们认为当地的水源可能受到污染.对此,他们开展了以下的探究活动:

    ①从当地(甲地)和另一无污染的水源地(乙地)分别取等量的水.

    ②从乙地同一地点取同一批蛙的卵块,分别将相等数量的卵放入甲地和乙地的水中培养.甲地的水设置为甲组,乙地的水设置为乙组.

    ③甲、乙两组分别设置了三个重复实验组.

    ④分别进行培养和观察记录,发现甲组蛙(三组)还是三条腿,而乙组蛙(三组)正常,是四条腿.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问题

    该实验探究提出的问题是
    该实验的变量是
    为什么要取等量的水,以及取同一地点和同一批并且是等量的蛙卵?
    甲、乙两组分别设置了三个重复实验组,这样做的目的是
    该实验完成后,同学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