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有关科学探究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假设是事实而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
    B: 水、光、温度等因素是所有实验中的变量
    C: 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也可能不同
    D: 实施计划包括实验、观察、调查和处理证据等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2)
  • 2. 进行探究实验时,同学们首先要明确提出实验的假设,其主要目的是(   )
    A: 得出实验结论
    B: 明确实验方向
    C: 确定实验材料
    D: 延长实验过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2)
  • 3. 人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诱发心肌梗塞和糖尿病等疾病.去年5月,日本某公司研究人员把37名24至69岁的男性分为两组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

    组别

    服用药物

    8周后血液检验结果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白细胞排除细菌等异物的能力

    A组(24人)

    啤酒酵母+安慰剂

    明显降低

    平均从69%上升到73%

    B组(13人)

    安慰剂

    降低不明显

    没有变化

    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A组为高龄男性,B组为低龄男性
    B: 实验中应告知所有受试人员所服用的药物成分及药物的作用
    C: 对照组为B组,该实验探究的是安慰剂是否能降低人体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D: 实验组为A组,该实验探究的是啤酒酵母是否能降低人体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2)
  • 4. 下列哪一项不是拟订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前完成的(   )
    A: 收集资料,学习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
    B: 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现状
    C: 和同学一起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
    D: 和同学交流拟订的计划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2)
  • 5.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同一次的实验中,为了提高研究效率可以有多个变量
    B: 科学探究一定要遵循其所有的探究秩序
    C: 在科学探究中,提出的假设总是和结果一致
    D: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2)
  • 6. 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我国儿童血铅水平较发达国家儿童高,血铅增高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威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来源:①汽车尾气污染;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

    血铅含量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2.0﹣2.5千克的2只家兔分为两组:

    A组:用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B组:用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实验结果如表:

    组别

    A组

    B组

    注射溶液类别

    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剂量

    10mg/kg

    10mg/kg

    血红蛋白含量

    初始测量

    60

    61

    第一次(g/L)

    53

    50

    第二次(g/L)

    47

    40

    第三次(g/L)

    35

    29

    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血铅含量对家兔的含量有何影响?实验变量是
    上述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请指出,原因是
    上述实验还缺少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比较A、B两组的数据,简要叙述上述实验结果:
    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一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合理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2)
  • 7. 入春以来,一种叫H7N9新亚型禽流感病毒,不仅给我国养禽业带来巨大灾难,而且该病毒能使人致病、致死.各地由于防控措施得力,已控制了H7N9的进一步蔓延.请据此回答:
    不少地方焚烧或活埋病鸡,此措施属于
    H7N9疫苗尚未研究成功.某地现有一批H1N1禽流感疫苗,该地能否用H1N1疫苗来预防H7N9禽流感呢?请你帮忙完善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①取健康小白鼠若干只,平均分为两组,如图所示:

    ②在甲组体内注射

    乙组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

    ③一段时间后,分别给两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感染H7N9的活禽提取液,然后观察两组小白鼠健康状况.

    【预测结果】

    甲组小白鼠,乙组小白鼠.(填患病或不患病)

    【实验结论】

    H1N1疫苗不能预防H7N9禽流感.其原因是注射H1N1疫苗获得的免疫属免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2)
  • 8. 腐肉能否生蛆的实验探究
    探究目的: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探究并证明腐肉能够生蛆.

    材料器具:苍蝇数只,两个完全相同的罐头瓶,纱布若干,肉两块.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探究方案:

    ①乙瓶瓶口,肉暴露于空气中.

    ②甲乙两瓶都置于有苍蝇的环境中(实验要求有适宜的温度).

    ③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甲乙两瓶中的现象.(实验时间长一些,夏季半天到两天)

    ④根据观察的现象,分析讨论实验假设是否合理,能得出什么结论.

    ⑤实验结果:

    讨论结论:

    ⑥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为什么要设置甲乙两组实验,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2)
  • 9. 请完善以下探究实验并回答问题
    【探究情景】

    菠萝酸甜多汁,可口开胃,但一次食用过多容易造成口腔粘膜破损.这种破损真的是由菠萝汁引起的吗?

    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与口腔粘膜相似的小肠粘膜开展了以下的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新鲜菠萝汁会破坏黏膜吗?

    【作出假设】:

    【材料用具】猪小肠黏膜一块,培养皿2个,生理盐水,新鲜菠萝汁,滴管,量筒,镊子,剪刀,放大镜,恒温箱.

    【方法步骤】

    ①取一块猪小肠黏膜平均分为两半,分别放入A、B培养皿中

    ②分别向A、B培养皿中的小肠黏膜上滴加15mL生理盐水和新鲜菠萝汁.(如图所示).

    ③把A、B培养皿放在37℃恒温条件下,10分钟后用放大镜观察

    【实验结果预测】

    预测一:若A培养皿中黏膜,B培养皿中黏膜出现破损,则说明新鲜菠萝汁会破坏黏膜.

    预测二:若A、B培养皿中黏膜均完好,则说明新鲜菠萝汁不会破坏黏膜.

    【讨论交流】

    ①本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②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该实验重复做了多次,目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2)
  • 10. 2013年5月以来网上有许多有关小龙虾的传闻.
    很多网友都在转发“小龙虾是虫不是虾”的贴子,提醒大家都不要再吃小龙虾了,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小龙虾如图,你认为它是       
    小龙虾是否如网上所传爱吃腐烂性食物呢?针对这个问题,某中学学生活动小组的同学作了如下探究:

    ①提出问题:小龙虾爱吃腐烂性食物吗?

    ②作出假设:

    ③设计并实施:选取若干只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的相同小龙虾,分别置于大小、水量等环境状况相同的容器中,并标号为1号和2号.在1号容器中饲喂腐烂食物,则在2号容器中饲喂(等量或过量)新鲜食物.将1、2号的小龙虾放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喂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1、2号容器中食物的消耗情况.

    ④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设置1、2两个容器的作用是形成,此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