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将一些能较好吸收和发射红外线的纳米级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锌等)通过特殊工艺织人造纤维,然后用该种纤维制成的内衣,称之为红外保暖内衣.对于红外保暖内衣和普通保暖内衣在人体运动时,通气和散热的效果比较,某人设计如下实验:

    ①上午某时间穿红外保暖内衣,跳绳前测前胸体表温度,跳绳10分钟,再次测前胸体表温度.

    ②下午某时间同一人穿普通保暖内衣(假设普通保暖内衣和红外保暖内衣除材质不同外,其余都相同),在通风状况相同的同一房间里,重复上午相同的实验步骤.

    ③比较上、下午跳绳前后的体表温度变化量,得出两种保暖内衣通气散热效果强弱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洗涤红外保暖内衣时,不宜选用的洗涤剂是.(选填“弱酸性洗涤剂”、“弱碱性洗涤剂”、“中性洗涤剂”)

    若该人跳绳后腿部发酸,是因为肌肉细胞进行了

    有人认为根据该实验得出的结果不可靠,你认为该实验设计中变量控制不严密的地方是.(写两点)

    为了得出更可靠的结论,请写出你认为该实验最需改进的具体方面(写一点)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试卷(生物部分)
  • 2. 下列研究中需要设置对照组实验的是(  )

    A: 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B: 观察桃花结构
    C: 探究土壤中是否含有水分
    D: 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试卷(生物部分)
  • 3.

    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两枝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

    ②用刀片对其中一枝进行树皮环割处理.环割部位离不定根的距离约为4厘米,环割树皮时去掉约2厘米宽的树皮(如图).

    ③把它们的根分别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液面在环割处下方.

    ④放在阳光下培养,两周以后进行观察.

    实验中对两枝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

    实验中该同学“对树皮进行环割处理”基于的假设是

    两周后,可通过观察枝条上的不定根或的变化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科学试卷(生物部分)
  • 4.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恐龙到底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常是学者热烈争辩的课题.

    甲学者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恒温动物:

    论点一:在寒冷的北极圈地层里常发现有土生土长的恐龙化石.

    论点二:像恒温动物中的鸟类一样,少数恐龙化石也残留有能够保温的羽毛构造.

    论点三:像恒温动物中的哺乳类一样,恐龙化石的骨骼中布满管脉空隙,这原先是血液流经之路.

    乙学者则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变温动物,反驳甲学者的论点:

    论点四:从恐龙化石的尺寸分析,一般而言,恐龙体型都很庞大.

    论点五:到了冬天,恐龙就会从寒冷的地方迁移至阳光较多、气候较暖和的地方.

    论点六: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用是遮住夏天强烈的阳光,而非防止身体散热.

    论点七:今日许多的变温动物如爬行类,其骨骼也呈现高度管脉化,但一些小型鸟类和哺乳类的恒温动物,骨骼的管脉化程度则偏低.

    乙学者所提的论点四至论点七中,论点与甲学者所提的任一论点没有形成针对性反驳.

    若乙学者认为生活在北极圈内的恐龙仍有机会晒到阳光而提高体温,他所持的理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科学试卷(生物部分)
  • 5. 科研人员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①将香菇菌种经无菌操作后等量接种到两份相同的培养基中;②把接种后的培养基分别放在两个箱子中,在其中的一个箱子中央放入磁铁,另一个不放磁铁作为对照组;③每天观察测量并记录菌丝的长度.该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

    A: 水分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
    B: 培养基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
    C: 磁场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
    D: 光照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科学试卷(生物部分)
  • 6.

    1648年,荷兰医生海尔蒙特把一株2.27kg的柳树苗种在装有90kg土壤的有盖木桶里,只浇雨水.持续5年,他发现柳树质量增加了74.33kg,而土壤质量只减少了56.7g.他据此第一次指出:“水分是植物体自身制造的原料”.到了1699年英国的伍德沃德改进了海尔蒙特的实验.他利用大小长势相同的薄荷苗为实验材料,把苗种在水里,控制给水量,并将装置放在室内阳光充足的阳台上,减少外界因素干扰.他选用不同水源进行重复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伍德沃德的实验具有创新意义,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填字母编号)     

    分析伍德沃德实验数据可得,植物质量的增加不仅与水有关,而且与有关.

    根据你对光合作用的认识, 伍德 沃德的实验不能证明植物质量的增加与大气成分中的密切相关.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试卷(生物部分)
  • 7. 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呼吸,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原因,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选取15条大小、活力相同的金鱼,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

    第二步:三组金鱼分别放入溶氧量不同的三个鱼缸中;

    第三步: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实验组

    溶氧量

    饲养环境

    一分钟每条鱼鳃盖开合的平均次数

    浮头现象

    6mg/L

    去除氯气的自来水

    110

    浮头次数多

    8mg/L

    去除氯气的自来水

    73

    浮头次数比甲组少

    10mg/L

    去除氯气的自来水

    58

    不浮头

    兴趣小组设计此实验过程是基于何种假设?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雷阵雨前,鱼塘里的鱼“浮头”次数明显增加的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十校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联合模拟科学试卷
  • 8. 近来饮用水的卫生与安全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饮水机放出的冷水和热水中的细菌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进行了探究。


    【取样】他们取不同品牌的10桶饮用水编号为1至10,分别安装在经过消  毒 后 的10台同型号饮水机上,每天用采样瓶在同一时间对饮水机的冷水和热水进行 采样(每次采样前采样瓶均消毒)。实验小组对采样的方案有两种 不同的设计。

    方案一:每天用采样瓶按编号顺序对一台饮水机的冷、热水采样。

    方案二:每天用采样瓶对十台饮水机的冷、热水采样。

    以上两种方案,你认为方案的设计较合理。理由是

    【培养】按正确方案采样后,配制培养基对各水样进行细菌培养,培养基中除了琼脂、水、无机盐外,还必须含有多种有机物。培养基中必须有有机物是为了

    【结果】培养后统计各培养基中的菌落数,并计算出每毫升水中的细菌数.如右上图是对某一品牌桶装水的部分研究结果,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应用】相关部门规定桶装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为每毫升水中的细菌总数≤50个,通过上述探究,请你对该品牌桶装饮用水的饮用要求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十一中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下学期初一期中科学试题卷
  • 9. 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灵敏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方法去确定。下面是小科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四个研究实例,其中采用的科学方法与上述研究实例所采用的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

    A: 研究分子热运动时,发现滴在水中的红墨水能发生了扩散
    B: 利用磁感线去研究条形磁铁附近磁性的强弱
    C: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D: 通过测100张纸的厚度来测1张纸的厚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萧山区临浦片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中八年级科学质量检测试题卷
  • 10. 某课外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3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盆底有排水孔),分别装潢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铡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3块,每个马铃薯块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3个马铃薯块分别埋进小花盆的沙土中约5cm深。

    ③把3个花盆按照下表的要求连续培植20天,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花盆编号

    培养条件

    实验结果

    温度

    光照

    水分

    1

    20℃

    充足

    适量浇水


    2

    20℃

    黑暗

    适量浇水


    3

    0℃

    充足

    适量浇水


    1、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存在缺陷?请说明理由:

    若要探究氧气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增加一个实验组,你认为这一实验组的培养条件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测试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