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某小组对促进植物开花是否与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有关进行了实验研究,过程如下。

    方法:取水仙球茎24个分成两组。后按下表进行操作

    组别

    处理方法

    对照组

    水仙球茎不剥去鳞片叶,不加NAA,让其自然生长

    实验组

    剥去鳞片叶,仅取出花苞,共获18个,消毒后接种于加NAA(0.1g/ml)的适宜培养基上,每瓶接种一个

    结果:实验组除个别瓶污染失败外,其余均在一周时破苞开花;而对照组则比实验组晚开花一个半月。请回答下列问题:

    本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从科学性角度出发,本实验在分组时是否有不妥之处?应如何改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测试卷(2)
  • 2. 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期老熟蚕,将它们放入6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312格,即每片最多结茧312粒),7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分为3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如表:

    不同光照条件下平均结茧情况统计表(单位:%)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

    明亮而不均匀

    明亮而均匀

    暗而均匀

    实验Ⅰ(5月份)

    15.48

    7.50

    4.92

    实验Ⅱ(9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该小组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的实验假设是:

    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如

    从表中分析,提高蚕茧的出丝率,蚕在结茧时应提供的环境条件,要使蚕丝产量提高,你认为应设法延长蚕发育的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片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科学试题
  • 3.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同时死去的10条小金鱼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的5条小金鱼灭菌后放在无菌的塑料袋内保存起来,乙组的5条小金鱼被深埋在一棵大树的根部。数十天后,发现乙组的5条小金鱼全腐烂了。请根据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本实验说明了

    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组;

    该实验中甲、乙两组为什么要选用同时死去的5条小金鱼?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片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科学试题
  • 4.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根据所学的扦插操作知识,在暑假期间进行了植物枝条的扦插栽培实验。首先,他们按要求选材、整理插穗、插入盆中基质;然后,为了防止扦插枝条的水分散失,便将上述盆放在黑暗处进行栽植,栽培一段时间后,他们再去观察时,发现插枝没有发芽,插枝上的芽体已经腐烂。经该科学兴趣小组讨论发现原实验设计不完善,请你帮助他们重新设计,并完成实验。

    他们提出的问题是:植物的扦插培养是否需要充足的光照?

    他们将作出的假设为:

    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选用仪器和材料:健壮的月季花枝条、刀片、两个装有基质的培养盆、遮光布、5‰高锰酸钾溶液;

    ②实验实施过程:

    Ⅰ.用刀片将若干枝条按扦插的要求削好,枝条的伤口处用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杀菌后,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插入标有甲、乙的基质盆中培养;

    Ⅱ.将甲、乙两盆放在除光照条件不同处,其它条件均相同的环境中培养,其中盆进行遮光,盆进行光照;

    ③实验预测结果:

    记录项目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5周

    甲盆发育情况

    无变化

    枝芽萌发

    芽体枯萎

    插枝枯死


    乙盆发育情况

    无变化

    枝芽萌发

    新叶生成

    插枝发育正常

    插枝移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片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科学试题
  • 5. 下列现象可以作为对应假说(或学说)的证据的是(   )


    ①如图的气球充气实验——大爆炸宇宙论

    ②我国的中华龙鸟化石——自然选择学说

    ③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板块构造学说

    ④落在澳大利亚的一颗陨石中存在多种氨基酸和有机物——原始生命物质来自外星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荣怀初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科学试题卷
  • 6. 马铃薯的食用部分——块茎,通常只生长在土壤中,这种现象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某同学在春季选择4组长势、大小等均 相似的不带泥土的马铃薯幼苗,进行部分遮光处理后,按图示方法在玻璃缸内用土壤浸出液进行无土培养,图中黑色部分为黑色棉布遮光处理的部位。将玻璃缸放在向阳的地方,每周更换一次培养液。


    该实验研究的是因素对马铃薯块茎生长的影响;

    培养一段时间后,撤去黑色棉布,发现遮光处理的部位都有块茎着生,而未遮光处理的部位没有块茎着生。这一结果表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海宁市新仓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
  • 7. 在实验中,往往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提高精度,有的是为了寻找规律。下列四个实验中,通过多次测量提高精度的是(    )

    A: 探究“并联电路干路和支路电流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
    B: 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多次改变液体密度、深度,测量对应的压强值
    C: 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多次更换电阻丝,测量对应电流
    D: 在测量“某种物质的密度”时,测量多组对应的质量和体积值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年浙江省科学中考备考模拟测试卷(5)
  • 8.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杏仁对昆虫的毒害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取三个相同的透明容器标为A、B、C,在A中加入少量的水和一定量的碎杏仁,在B中加入与A等量的碎杏仁;在C中加入与A等量的水.拧紧瓶盖,静置2小时.然后打开瓶盖,在各容器铁丝网上分别放蚱蜢10只,再拧紧瓶盖(如图),观察并记录蚱蜢状态如表:

    时间组别 

    蚱蜢状态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实验组A

    活跃

    活跃

    不活跃

    大部分死亡

    对照组B

    活跃

    活跃

    活跃

    活跃

    对照组C

    活跃

    活跃

    活跃

    活跃

    本实验对蚱蜢的选择有什么要求?

    设置对照组C的目的是

    根据实验结果,试推测A组蚱蜢死亡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县六校联考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物理部分)试卷
  • 9. 如表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H2O2溶液浓度/%

    H2O2溶液体积/mL

    温度/℃

    MnO2的用量/g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反应所需的时间/s

    5

    1

    20

    0.1

    4

    16.75

    15

    1

    20

    0.1

    4

    6.04

    30

    5

    35


    2

    49.21

    30

    5

    55


    2

    10.76

    通过实验和实验对比可知(填实验序号),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有关.

    用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在不影响产生氧气质量的前提下,为了减慢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书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二氧化锰,该试验的使用探究方法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建设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化学部分)试卷
  • 10. 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实验探究的(   )
    A: 假设
    B: 实验
    C: 观察
    D: 作出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衢州市华茂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化学部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