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小明设计了一个细菌培养实验:将甲、乙、丙三个盛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洗手前用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在甲培养基上涂抹一下;洗手后用另一支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在乙培养基上涂抹一下;丙培养基不涂抹。加盖封好后,放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下培养,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根据小明的实验过程,你认为他要探究的问题是:

    丙培养皿的作用是;培养基和培养皿在接种前经过处理可以排除实验外其他细菌的干扰。你预期几天后,培养皿内的细菌菌落较多。

    如果实验结果与你的预期一致,你认为要养成怎样的卫生习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卷(B)
  • 2. 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分析与论证
    B: 猜想与假设
    C: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 交流与合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专题复习一
  • 3. 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甲)墨墨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有患癌症。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上文中步骤(甲)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

    步骤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

    该探究的结论是

    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下列方法中: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文献法;④实验法,属于科学研究方法的是(填序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精编A卷(全册综合)
  • 4.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的是(  )

    A: 苹果落在牛顿头上,发现万有引力
    B: 瓦特好奇水沸腾,发明蒸汽机
    C: 麦哲伦航海探险,发现地球是圆的
    D: 小明到杭州旅游,发现西湖十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精编A卷(全册综合)
  • 5. 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同期孵化的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20是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②A组每天饲喂5克饲料和少量甲状腺激素,B组每天只饲喂5克蝌蚪饲料,不添加甲状腺激素,其余条件保持相同;③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要素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时的平均身长(cm)

    A组

    4

    7

    26

    0.75

    B组

    5

    9

    37

    1.3

    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根据实验结果,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如果该小组同学要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再选择10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将其切除,其余条件应与组相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练习卷(4)
  • 6. 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同期孵化的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20是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②A组每天饲喂5克饲料和少量甲状腺激素,B组每天只饲喂5克蝌蚪饲料,不添加甲状腺激素,其余条件保持相同;③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要素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时的平均身长(cm)

    A组

    4

    7

    26

    0.75

    B组

    5

    9

    37

    1.3

    实验中A组和B组的水量、蝌蚪的数量及大小等条件分析,B组的作用是

    根据实验结果,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中选用蝌蚪作为实验材料,其原因之一是:青蛙的发育属于

    如果该小组同学要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再选择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将其切除,其余条件应与组相同(填“A”或“B”)。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练习卷(2)
  • 7. 如图为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效率的变化情况。请据此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温度升高,甲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降低
    B: 温度升高,乙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变化很小
    C: 甲植物较适合生长在热带地区
    D: 乙植物则可以生长在亚热带地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卷B
  • 8. 1901年,挪威人伯克兰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发射器,首开电磁炮先河。为了认识电磁炮的一些特性,小柯制作了一个电磁炮模型,其原理如下图。螺线管通电后,铁制撞针迅速前移,推动炮弹射出炮管。

    小柯要增强电磁炮中螺线管磁场,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选填字母)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很难直接观察,通常需要用吸引铁屑或大头针的数目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与下列       (选填字母)实验所用方法相同。

    小柯测得的一项实验数据(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如下表。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撞针质量(克)

        0.1

        0.2

        0.3

        0.4

       0.5

    射    程(米)

        0.48

        0.54

        0.81

        0.46

       0.41

    小柯得出了“当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撞针质量为0.3克时电磁炮的射程最远”的结论。

    小妍觉得这个结论还不可靠,建议再取不同质量的撞针进行实验。你认为选择撞针质量范围在克之间进行进一步实验比较合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卷A
  • 9. 为了解低温对玉米生长快慢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研究:从甲乙、丙三个品种中挑选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三组,每组取等量的幼苗分别放在5℃、10℃和25℃ 的环境中培养4天(其他各种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该实验通过比较叶绿素的相对含量来反映玉米的生长快慢,因为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能吸收,它的多少能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弱。

    通过对柱形图的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卷A
  • 10. 小华将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水稻幼苗,分别用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在同一环境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组生长正常,乙组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此实验说明(  )

    A: 水稻生长需要无机盐
    B: 水稻生长需要微生物
    C: 水稻生长需要有机物
    D: 水稻生长需要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