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小楠想探究某电阻的阻值R,与温度t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电路,其中,定值电阻R0=20欧,电源电压U=3伏。他把该电阻放在不同的温度下做实验,得到了不同温度下该电阻的阻值(如下表)。

    由表中数据得出,该电阻的阻值Rt与温度t的数学关系式为 

    通过计算说明,当温度为0℃时,小楠观察到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伏?

    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温度较高时,随温度的上升,电压表示数变化不明显。经检查,电路连接正常,各元件没有损坏。你认为小明发现的情况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模拟卷
  • 2. 胰腺是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腺体,其中分布着神经和血管。下面是关于胰腺分泌胰液如何调节的问题进行的探究实验:取若干只发育状况一致的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二只,其中A、B、C三组小鼠饥饿二天。

    实验一:用电刺激A组小鼠支配胰腺的神经,引起胰腺分泌胰液。不用电刺激,A组小鼠不分泌胰液;

    实验二:切断B、C二组小鼠支配胰腺的神经,在B组小鼠的小肠上端注入取自于D组小鼠胃中的稀盐酸,B组小鼠分泌胰液,直接向C组小鼠的静脉中注入取自于D组小鼠胃中的稀盐酸,C组小鼠不分泌胰液;

    实验三:剪取D组小鼠的小肠,刮取粘膜并用稀盐酸浸泡,将浸出液中和过滤后注入C组小鼠的静脉中,C组小鼠分泌胰液。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实验一可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二中切断神经的目的是

    通过实验二、三可得出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模拟卷
  • 3. 某研究小组利用蝌蚪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探究实验,下表是该小组的实验结果记录:

    组别

    处理方法

    破坏蝌蚪的甲状腺

    不做任何处理

    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

    实验结果

    停止发育

    正常发育成青蛙

    提前发育成苍蝇般大小的青蛙

    甲组后来又在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结果蝌蚪又能继续发育。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
    B: 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C: 甲状腺激素能影响蝌蚪的发育
    D: 乙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模拟卷
  • 4. 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生活发现】①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

    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

    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有关;

    【实验检验】为验证假设一,进行如下操作:

    步骤一:取一根长度约为 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密封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90

    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为止;

    步骤三:将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实验。

    【现象描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

    【得出结论】

    【评价交流】科学猜想往往需要一定的事实作为依据,请为猜想“气体产生的压强还可能与气体的质量有关”,列举一种事实作为依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二
  • 5.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小王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材料

    物体质量(kg)

    下落高度(m)

    下落时间(s)

    1

    铁球

    1

    20

    1.96

    2

    铁球

    1

    30

    2.47

    3

    铅球

    1

    20

    1.96

    4

    铅球

    2

    20

    1.96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

    根据表中的数据,宇航员在月球上将小铁片和羽毛在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它们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一(第一单元机械运动)
  • 6. 小豫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小孩在荡秋千。她发现无论秋千摆荡得高还是低,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好像并没有不同。那么秋千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会受什么因素影响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

    A.可能与秋千摆动的幅度有关;

    B.可能与秋千和人的质量有关;

    C.可能与秋千吊绳的长度有关。

    她决定用单摆来模拟秋千,探究秋千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她应该准备的器材有不同质量的小铁球、细线、刻度尺、铁架台和

    实验次数

    摆幅(m)

    小球质量(kg)

    摆长(m)

    时间(s)

    1

    0.1

    0.03

    0.8

    1.8

    2

    0.1

    0.04

    0.8

    1.8

    3

    0.2

    0.04

    0.8

    1.8

    4

    0.2

    0.04

    1

    2.0

    实验并获得数据如表,分析数据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只与有关。

    在摆线悬挂点O的正下方固定一铁钉P,将摆球从A点释放,摆线碰到铁钉后摆球仍能继续摆动,到达B点后再摆回,如此往复,如图乙所示。若摆长为0.8m,则单摆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一次所需时间应1.8s(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一(第一单元机械运动)
  • 7. 某研究人员正在对某种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进行研究,研究过程如下:①他解剖其茎,制作茎切片,发现茎运输物质的通道结构有两种,如图中的A、B所示;②他认为结构A可能为植物运送水分和无机盐,结构B可能为植物输送有机物;③他想将结构A封闭,植物会萎蔫而死亡;④他想切断此植物的结构B,一段时间后,在切口的上方会出现瘤状物。则下面的判断正确的(  )

    A: ②为“推论”,③④为“实验”
    B: ②③为“推论”,④为“实验”
    C: ②为“假说”,③④为“推论”
    D: ②③为“假说”,④为“实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二十三(水、无机盐在植物体中的代谢)
  • 8. 下面图一表示人体的呼吸过程,图二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_x0000_i1028

    图二实验中,用于吸气并作为对照的装置是
    综合分析图一和图二得出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第2-3节人体的呼吸和物质运输)
  • 9. 新鲜藻类水绵和好氧细菌(有氧才能才能生存)制成临时装片,用不同波长的光束照射水绵的不同部位,一段时间后,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由均匀布变成如图所示分布,该实验无法得出(  )

    A: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C: 光的波长不同,光合作用强弱不同
    D: 560纳米左右波长的光不利于光合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二十四(第4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 10. 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这应属于实验研究的哪一个步骤()

    A: 发现并提出问题
    B: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C: 作出假设
    D: 分析实验现象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5.3生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