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进行下列对比实验,不需要控制变量的是(  )

    A: 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B: 用红磷和白磷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 用MnO2、CuO和H2O2溶液比较MnO2、CuO的催化效果
    D: 用镁、锌和稀盐酸比较镁、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A和B两种鼠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从A、B中选择等量的鼠用于实验,研究其水盐平衡的调节功能。将实验鼠置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其间只饲喂以等量的同种食物,而不喂水。实验结果如下表:


    A

    B

    代谢得到的水分(相对单位)

    81

    80

    蒸发失去的水分(相对单位)

    90

    168

        粪便含水量

    2

    20

    本实验中,在鼠的选择上还应该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

    两种鼠中,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是   (填“A”或“B”),理由是

    若实验持续进行,最先死亡的是(填“A”或“B”),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听长辈说制作生拌菜不能添加黄瓜,难道黄瓜能使蔬菜中的营养素流失吗?

    [查阅资料]

    青椒等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且维生素C能使蓝色的淀粉碘溶液褪色。

    [实验操作]

    步骤一:淀粉碘溶液配制:取1克淀粉,加入100毫升水,搅拌均匀,再加入1毫升碘酒溶液;

    步骤二:分别榨取新鲜黄瓜汁与青椒汁。各取20毫升青椒汁分别倒入A、B两锥形瓶中,再分别加入黄瓜汁、蒸馏水各40毫升混匀,放置60分钟,中间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

    步骤三:取等量蓝色淀粉碘溶液分别装入两个烧杯,分别倒入A、B两溶液,搅拌均匀,静置观察。

    [现象记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淀粉碘溶液+青椒和黄瓜混合汁

    蓝色不消褪

    淀粉碘溶液+青椒汁和蒸馏水

    蓝色褪去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在步骤二中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其目的是  。

    能证实黄瓜汁把维生素C分解了的实验现象是  。

    请指出该实验存在的缺陷:  

    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会影响测定结果的是  。(填写序号)

    ①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 ②被测混合液的体积不同   ③锥形瓶的大小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制定计划→ →表达和交流。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用科学方法认识和改造物质,只有正确认识了物质,才能合理改造和应用物质.请你运用归纳/演绎、实验、比较/对比等科学方法认识氯化钠.

    用归纳演绎法认识氯化钠的性质

    已知下列反应:HCl+AgNO3=AgCl↓+HNO3  MgCl2+2AgNO3=2AgCl↓+Mg(NO32

    ①上述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运用(填“归纳”或“演绎”)  法得到这组反应发生的原因是  .

    ②由①中得到的规律可以推测“氯化钠溶液也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运用的是(填“归纳”或“演绎”)  法.

    用实验法认识氯化钠的性质

    ①要验证(1)②中“氯化钠溶液也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推断,需要进行实验,实验方法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有实验法认识氯化钠溶液的酸碱性,其实验方法是  .

    比较是为了找出事物的相同点,对比是为了找出事物的不同点.

    图为氯化钠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通过比较/对比可以发现二者的相同点有(选字母编号,下同) ,不同点有  .

    A.易溶物质

    B.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方向

    C.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

    D.20℃时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E.23℃时的溶解度

    F.40℃100g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

    用两种重要的实验法﹣﹣“蒸馏法和结晶法”改造物质

    从古希腊炼金士到今天的化学工作者,都用了两种重要的实验法﹣﹣蒸馏法和结晶法.证明氯化钠溶于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可采用蒸馏法和结晶法中的  ,在生活生产中通过蒸馏法获得物质的一个事例是  ,通过结晶法获得物质的一个事例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下面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小组讨论中,对有关实验中选择实验试剂及用具的叙述,请你仔细想一想看看其中有无错误,若有,请将错误的一项找出来(  )

    A: “观察小雨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时要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B: 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
    C: “探究唾液时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可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存在
    D: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箘。如图是小明同学研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吸收溶液中的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实验时,首先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煮沸,除去氧气和灭菌,冷却后待用。然后在洁净的锥形瓶中装满葡萄糖溶液和一定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液体从细玻璃管口滴出,统计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数。

     时间

    液滴数

    温度

     第1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15℃

     6

     16

     22

     22

     22

     35℃

     10

     24

     32

     32

     12

     55℃

     0

     2

     2

    2

     2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该实验运用了转换法这一科学方法,即通过  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多少。

    55℃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比较弱,原因是细胞内 的催化作用受到影响。

    35℃时,第5分钟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比第4分钟少,原因可能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
  • 8.  关于“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影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是科学探究的基础
    B: 科学探究中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C: 金鱼鳃开闭1次,可计数为金鱼呼吸2次
    D: 升高或降低水温的范围应控制在5℃至10℃以内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模拟实验“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基本做法为:用30颗白围棋子,10颗黑围棋子按一定原理装入两纸盒中,每次从两纸盒中各摸取一颗围棋子,记录白白、黑白的组合数量如下表,请分析作答:

    分组模拟实验结果统计记录表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7组

    8组

    9组

    10组

    合计

    比例

    白白

    2

    6

    3

    5

    4

    9

    6

    5

    7

    5



    黑白

    8

    4

    7

    5

    6

    1

    4

    5

    3

    5



    图甲是人体体细胞内一对性染色体组成,表示的性别为 ,a染色体在模拟实验中应该用 色围棋子表示,a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是   ,能通过 传递给后代.

    在做数据统计分析时,上表中第6组的数据应该 (保留/舍弃).

    模拟实验的操作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

    某遗传病的家庭图谱如图乙,导致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只位于a染色体上,检测发现6号携带了这种致病基因,请分析该致病基因来自于1代 号.

    图乙中4号和5号再生一个女孩的可能性   (>50%、<50%、=50%).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2015年1月,“蛟龙”号深潜器在印度洋下潜,游弋于海底高温热液区,为避免过高温度的热液对器材造成损坏,技术人员按照两种方法设计“高温自动报警电路”,请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完成电路设计并算出相应答案.(两种方法都做,以第一种为准)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