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马铃薯(土豆)是大家喜爱的一种食物,但马铃薯出芽后会含有较多的龙葵素。查阅资料可知:龙葵素是一种对生物体有害的物质。按照国家标准,每 100 克马铃薯中龙葵素

    含量超过 20 毫克就有可能对人畜起毒害作用。小明发现,马铃薯在出芽前表皮会变绿, 那么表皮部分变绿的马铃薯能否食用?为解决疑问,小明选取了一个小面积表皮变绿的

    马铃薯和一个大面积表皮变绿的马铃薯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

    组别

    样品

    检验部位

    每 100 克样品中所包含

    的龙葵素的质量

    第一组

    小面积表皮变绿的马铃薯

    绿色表皮

    34.12 毫克

    样品除去绿色表皮后的表层(略有绿

    色部分)

    23.36 毫克

    样品的中心部分(黄色)

    4.85 毫克

    第二组

    大面积表皮变绿的马铃薯

    绿色表皮

    112.5 毫克

    样品除去绿色表皮后的表层(略有绿色部分)

    27.12 毫克

    样品的中心部分(黄色)

    7.51 毫克

    小红认为实验存在缺陷,要使实验结论更可靠该如何改进?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小明认为表皮部分变绿的马铃薯是可以食用的。若要食用表皮部分变绿的马铃薯,为保证食用安全,你的建议是:
    结合实验可知,如何通过外观判断马铃薯所含龙葵素含量的多少?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二)
  • 2. 电风扇是夏天必备的乘凉工具,小明想知道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大小与风扇的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可能与风扇的扇叶宽度和扇叶倾斜角度有关系。为此他制作了几个不同的小风扇,用转速为 300 转/分的电动机分别带动,去吹动同一位置的同一纸片(如图所示)。如表为记录的实验数据。

    序号

    扇叶宽度

    扇叶倾斜角度 θ

    扇叶长度

    纸片被吹起的角度 α

    1

    3 cm

    30°

    7 cm

    30°

    2

    2 cm

    30°

    7 cm

    20°

    3

    3 cm

    50°

    7 cm

    40°

    对比表格中的序号 1 和 3 的两次实验,小明想研究的问题是
    分析表格中的序号 1 和 2 的两次实验数据,小明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为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可靠,除了每组实验重复多做几次外,请你再给出一点改进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
  • 3. 小明在“植物失水的实验”后,进行了一系列拓展实验,发现有些植物细胞因失水,细胞膜以内部分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当吸水后细胞又恢复成原来的状态。请教老师后,得知:具有活性的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这种“分离”和“复原”的现象。兴趣小组为进一步研究,设计并开展了以下实验,请回答:

    操作步骤

    25%的蔗糖溶液

    25%的葡萄糖溶液

    25%的氯化钠溶液

    25%的硝酸钾溶液

    制作临时装片

    制作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观察质壁“分离” 现象,记录质壁“分离”的起止时间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溶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这样重复几次

    60秒

    65秒

    25秒

    57秒

    观察复原现象

    在载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清水,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这样重复几次

    不能

    上述实验中,有一组细胞不能复原,其原因是; 
    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1-2章)
  • 4. 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23

    A: 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 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 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 该实验中所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A卷(1.1-3.5)
  • 5. 学校要开运动会,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把铅球掷得远。

    小莉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大小有关;

    小强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射出仰角θ(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

    于是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如图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与水平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5次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实验序号

    射出速度V/(m/s)

    射出仰角θ/°

    射出距离(水平距离)s/m

    1

    5

    30°

    2.9

    2

    10

    30°

    9.5

    3

    10

    45°

    10.8

    4

    10

    60°

    9.1

    5

    15

    30°

    20.7

    请你根据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关证据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验证小莉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为了验证小强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阶段性测试试卷(到第3章第2节结束)
  • 6. 小明在一条长线的一端系一个螺母做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单摆,小明发现螺母往返摆动过程中,每摆一个来回所用时间几乎相等。于是小明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A:可能跟螺母摆动的角度θ有关;

      猜想B:可能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

    为验证猜想,除了铁架台、细线和螺母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刻度尺、量角器和秒表。

    小明在不同条件下,测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①对比1、2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有关。

    ②对比2、3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填字母),得出的结论是: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螺母摆动的角度(填“有关”或“无关”)。

    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地点的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t只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且绳子越长,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越。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有一次小明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小明应将摆钟的摆长调(选填“长”或“短”)。
    实验中发现,瓶子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请你帮他想一个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五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到第2章结束)
  • 7. 当一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宣称他在某领域获得一项重要发现时,判断这项发现是否可信的最好理由是(   )
    A: 该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
    B: 能否重复实验并得出相同结果
    C: 该科学家是否权威
    D: 实验报告撰写的详细程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五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到第2章结束)
  • 8. 小红发现蜂蜜在夏天比在冬天更容易从瓶中倒出,她想:蜂蜜的粘性可能与温度有关。于是她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将适量的蜂蜜等分成三份分别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一瓶放在室温约为20℃左右的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内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相同的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口上,如图所示,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小红完成了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小红是通过比较来反映物质的粘性的。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这一结论可以用下列的图象(图2)来表示粘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五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到第2章结束)
  • 9. 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表,下列对该实验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

    A: 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B: 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
    C: 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
    D: 可设置用清水作培养液的对照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五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到第2章结束)
  • 10. 小科用酸奶机自制酸奶。将酸奶机内的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取出冷却后,将买来的盒装鲜奶和乳酸菌粉(里面含有大量活的A乳酸杆菌)倒入其中,充分搅拌后,放入酸奶机中,设定加热温度(38℃)和时间,让其进行发酵。回答下列问题:
    将容器放在开水中煮5分钟,目的是
    查阅资料:

    资料1:不同温度下,A乳酸杆菌菌株生长情况如上表。

    资料2:在38℃和适宜的环境下,每ml奶中A乳酸杆菌活菌数随发酵时间的关系如图。

    资料3:每ml酸奶中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越多,酸奶的品质越好。

    根据资料:小科制作酸奶时应将温度控制在范围内;发酵最长时间不宜超过小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五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到第2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