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 不能传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太原十八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2. 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 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
    C: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
    D: 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图1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结论: 

    (4)如图2所示的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挂在左边音叉旁的那个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表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情景,回答问题:

    (1)如图①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 

    (2)如图②所示,从左向右敲击瓶子时,各瓶发音的音调变化是: .(选填“由高变低”或“由低变高”)

    (3)如图③所示,用手指轻叩课桌,使正坐在对面的同学刚好听不到叩击声,再让对面的同学将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同样的力度轻叩课桌,这时对面的同学则能听到叩击声.这个实验表明: 

    (4)如图④所示,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将瓶内的空气不断抽出时,手机铃声逐渐变小.由这个实验事实得到的推论是: 

    (5)如图⑤所示,我们把水倒入瓶中时,通常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瓶中水的多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声音的传播需要 ,声音能够传递 和能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C: 敲门时,门的响声是由门的振动产生的
    D: 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如图,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8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隔墙有耳”的意思是说,在墙的一面说话时,墙另一面的人也能听得到.这个现象能够说明(  )

    A: 声音能够穿透墙壁传播
    B: 声音能够拐弯传播
    C: 固体、气体能够传播声音
    D: 耳朵有这个特异功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在物理课堂或生活中,我们曾经体验过以下声现象,其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是(  )

    A: 放在密闭玻璃罩里的手机正在响铃,把罩内的空气抽走后,铃声变小
    B: 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C: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上激起水波
    D: 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 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
    C: 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
    D: 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声音只有超声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