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一根火柴也能帮我们打开探索之门.
    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焰心的部分没有明显变化,位于内焰的部分变为棕黑色,位于外焰部分最黑,这说明
    乙同学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放置(火焰在上方,火柴梗在下方),火焰很快就熄灭了,这是因为
    丙同学要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要用的火柴现象更明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北京市密云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 2. 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前装置中都是氧气
    B: 过程中装置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C: 该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
    D: 有氧气蜡烛也不一定能燃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十五中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 3. 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 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硬水
    B: 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得到炭黑
    C: 用相互刻画区分纯铜与黄铜
    D: 除去CO2中少量CO通过灼热的铜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 4.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假设与猜想;A.白烟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设计实验:

    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字母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珠,说明白烟不是
    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灯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因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太平中学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 5. 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进行比较后发现: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比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但吸入空气中的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含量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太平中学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 6. 下面是某同学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报告,请你帮助他完成这份报告.

    实验探究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入水中.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

    集气瓶中的水排出,集气瓶内充满气体

    \

    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加入少量石灰水,振荡

    石灰水在空气中石灰水在呼出的气体中

    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在空气中

    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

    人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

    取两玻璃片,对其中一片呼气,另一片放在空气中

    空气中的玻璃片上呼气的玻璃片上

    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汉江区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 7. 化学兴趣小组的小明、小刚、小军等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蜡烛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

    小明同学点燃一支蜡烛,仔细观察蜡烛火焰的分层情况后,取出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如图),1~2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碳化情况.

    【观察与思考】

    发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

    【反思与结论】

    实验结论: 的温度最高.这层火焰温度最高的原因是  .

    探究二:探究石蜡的成分.

    小刚同学点燃的一支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烧杯(如图),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然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与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由此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 和碳元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汉江区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 8. 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多
    B: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气体中多
    C: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多
    D: 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都比呼出气体中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三中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8月份)
  • 9. 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步骤.

    李丽取一根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的

    周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马融融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现象如图A,这证明焰心.

    王宝宝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右上图B),在玻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该气体的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石蜡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蜡烛火焰主要是由石蜡蒸气燃烧产生的;石蜡蒸气遇冷可凝结为固体;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它燃烧的生成物为二氧化碳.

    【猜想】李丽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

    王宝宝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周婷认为: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玻璃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导管口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看不到冷凝的固体现象,则李丽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现象,则王宝宝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现象,则周婷的猜想正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新沂二中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 10. 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北京师范大学株洲附属学校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