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面是四位同学各自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题目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 《商鞅变法与秦国强大》
    B: 《文成公主与唐经济文化交流》
    C: 《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D: 《明代军机大臣与相的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部编版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三
  • 2.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据此回答支列有关问题: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有什么历史意义?
    南北朝时期,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是哪次?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挽救封建统治而掀起的自救运动是什么?运动的前期和后期提出的口号分别是什么?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是什么?揭开该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1978年,中共在哪次会议上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此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部编版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
  • 3.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下列关于这一工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解决了金沙江洪水泛滥的问题     ②它是由秦朝太守李冰负责修建的

    ③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④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20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二)
  • 4. 如图是文物铜方量的图片。其铭文中记载了公元前344年12月,大良造(爵位)鞅,定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的容积为一升。该文物可实证(   )

    A: 商朝青铜工艺高超
    B: 商鞅废除井田制
    C: 商鞅维护贵族特权
    D: 商鞅统一度量衡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 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国计民生。

    材料一:①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③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出现了“文景之治”。

    ④唐太宗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减省刑罚,使得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材料二:秦孝公锐意改革秦国落后的局面,任用商鞅变法。商鞅认为按照当时的土地赋税制度,秦国的实力尚不能满足与列国竞争的需要。为此,商鞅变法规定:废除秦国原来传统的土地制度,重新规划丈量土地,依照土地数量交纳赋税;官府奴隶可以凭借耕织的成绩恢复平民的身份,不从事农业生产而变穷的人则要被罚为官奴婢。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大通史·春秋战国卷》

    材料三: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粮食作物麦、粟等传入南方。隋唐时期长江流域的户口数量有很大的增加,单位面积耕地所负载的人口大大增多,这就迫使农民实行复种制(一年两熟),稻、麦复种制产生并发展。江南推广了曲辕犁,普遍采用插秧技术,缩短了水稻在大田中的生长期,双季稻在南方出现。

    ——摘编自阎万英等《中国农业发展史》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变化(单位:亿吨)

    ——整理自陈海秋《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用材料一的史实,说明以下观点。(填序号,每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以民为本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思想主张:

    盛世局面出现的重要前提是推行爱民政策:

    依据材料二,说出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变法内容的作用。
    依据材料三,概括促使隋唐时期南方复种制出现的因素。
    依据材料四,概括图表反映的共同现象。任选两张,分别运用相关的农业政策解释图表反映的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惠民县2020届初中历史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 6. 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栏目展示了文物“商鞅方升”(下图)并介绍了它的前世今生。这一文物是商鞅变法中哪一项举措的佐证(   )

     

    A: 加重刑罚
    B: 奖励农耕
    C: 推行县制
    D: 统一度量衡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2020届九年级历史5月模拟(一模)试卷
  • 7. 下列表格反映出都江堰(   )

    时间

    战国

    清朝

    2019年

    灌溉面积(亩)

    50-60万

    300多万

    1000多万

    A: 历史悠久
    B: 结构精巧
    C: 功能综合
    D: 造福千秋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20届九年级历史5月模拟(一模)试卷
  • 8.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候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候国了,最终如图所示,这表明,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   )

    A: 国家逐渐走向统一
    B: 民族交融逐渐加强
    C: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D: 百家争文化繁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20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四)
  • 9. 小明对如图所示的工程和农具进行了研究。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

    A: 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时发明
    B: 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C: 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
    D: 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5月份)
  • 10. 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的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我国部分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双遗产,会集中展示,其中包括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成都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徐州段。关于都江堰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有(    )
    A: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B: 有利于民族间友好往来
    C: 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
    D: 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青岛平度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