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也深刻影响王朝的兴衰,推动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无市,则民乏矣。无末(工商业)利,则本业何出?“

    ——选自《管子》

    材料二:“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选自《史记·商君五列传》

    材料三: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四:(北魏孝文帝)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根据材料一回答:管子(管仲)指出治国的首位是什么?“本业”指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涉及到那次变法?这次变法中有关土地制度方面的内容是什么?变法中的哪项措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具体称谓是什么?“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分别指什么措施?(不得照抄原文)
    根据材料四,指出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举措?
    综上所述,你认为改革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 历史叙述指的是对历史进行客观描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工程的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人类征服,协调自然的成功典范
    B: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C: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修建
    D: 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3.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小华:出身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②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③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④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2020届九年级历史第一次学业模拟考试试卷
  • 4. 清人吴文锡描述中国古代一项水利工程:“龙是何年伏,江流滚滚来。神功名永著,山势斧分开。作堰敢辞瘁,慰农愧少才。眷言秦太守,一步一低回。”此诗的描述的是:()
    A:
    B:
    C:
    D: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燕山区2020届九年级历史二模试卷
  • 5. 下图是商鞅变法时颁布的铜方量,经测定,该方量容量是202.15毫升。请问此项措施对秦国发展的直接影响是(    )

    A: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 促进了文化的进步
    D: 削弱了贵族的势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九龙坡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6.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中国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请结合下列相关史实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此次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内容?材料二的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依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次改革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回答一点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7.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栏目一)工程建筑
    下图一是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2000多年前,它经受住了汶川地震的考验,至今一直造福于人民。此项工程是

    图片_x0020_100021

    (栏目二)发明创造
    根据图二回答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期图三中的人物改进了造纸术,他是。造纸术的发明有何历史意义?
    (栏目三)医学与农业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医学引起世界关注。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图四是我国发行的邮票《古代科学家——贾思勰》,他的成就是著有中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农书《

    图片_x0020_100022

    (栏目四)书法艺术
    汉字书写在东汉以后发展成为专门的艺术,东晋时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图五是东晋时期的代表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古代中国科技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今天我们怎么做才能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8. 它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也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该“水利工程”指的是(    )
    A: 修驰道
    B: 灵渠
    C: 长城
    D: 都江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摘编自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公元前356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明确规定:“谬(lù)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织致粟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摘编自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材料三:

    根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在秦国变法成功的有利条件。
    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对秦国发展的重要作用。
    根据材料三中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丞相和太尉的职责。秦朝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什么重要作用?
    根据材料三中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统一的文字是什么?文字的统一有什么重要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10. “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秦国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属商鞅变法的(    )
    A: 推行县制
    B: 鼓励耕织
    C: 奖励军功
    D: 编制户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咸阳市乾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