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孔子主张对民众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荀子却主张“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这种变化体现了(    )
    A: 士阶层开始崛起并受到重用
    B: 战国时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C: 儒家治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 荀子摒弃了儒家的德治思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2年中考历史诊断性考试试卷
  • 2. 孔子以“礼”为核心、主张君臣的权力应该以礼为界限。孟子认为君主只有爱民、保民才能使君权稳固和扩大。荀子主张礼法并用、王霸兼采来加强君权。这些主张旨在(    )
    A: 扩大儒学影响
    B: 重建社会秩序
    C: 宣传以德治国
    D: 加强君主权力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3. 一位同学在分析“百家争鸣”影响时制作了下表。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民为帮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墨家

    “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法家

    “尚法”,依法治国

    A: 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
    B: 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
    C: 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D: 脱离现实,禁锢人们的思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2022年中考历史一诊试卷
  • 4.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

    材料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国筛选出的“三药三方”正是在《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的经方基础上化裁而来。中医药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成为疫情防控中国方案的一大亮点。习近平特别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中国新闻网《医圣祠前观古今,习近平“把脉”中医药发展》2021年5月13日

    材料三:中国古代最具历史意义的创造是四大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这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突出标志,也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文明所作的最重要贡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称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马克思恩格斯怎样看待中国文明和中国经济社会结构》

    材料一中,孔子“智慧”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在学习中,你可以借鉴他的哪教育智慧”?
    材料二中提到的《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谁?现在我们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应用了他的哪一理论?根据材料,我们应如何传承中医药精华、守正创新?
    材料三中对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作用不可估量、且最为悠久的是哪一项发明?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想。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粤西地区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5.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谷》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违反自然),劳而无获。”这一观点的核心是 (   )
    A: 勤劳致富
    B: 听天由命
    C: 人定胜天
    D: 遵循自然规律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22年中考历史适应性摸底(二模)试卷
  • 6.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又是推动社会公平的重要动力。春秋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彰显教育公平的大教育家是(   )
    A: 老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孔子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2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 7.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一书,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玄奘是唐朝高僧,曾前往天竺求学,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8. 国家博物馆举办“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用九幅画勾勒出孔子的一生。其中最能体现孔子教师身份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五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激烈变革的时代为背景……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材料三:市人通宵达旦,往来不绝;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早市。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激烈变革的时代”指的是哪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出现“激烈变革”的根源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民族交往对唐朝社会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结合所学回答,唐朝统治者奉行的民族政策并列举一例唐朝与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史实。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宋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写出能够反映北宋城市风貌和当时人民生活状况的一幅绘画作品。
    综合材料和问题,你认为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中校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以上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