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孔子作为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核心思想是什么?孔子在政治和教育上的主张或贡献有哪些?孔子的思想学说有何积极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2. 孔子说: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这体现的孔子的教育思

    想是(    )

    A: 以德治国
    B: 有教无类
    C: 因材施教
    D: 无为而治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五四学制)历史期中试卷
  • 3. 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    )
    A: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B: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C: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D: 兵无常势,水无常行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这一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 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 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 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列问题进行探究。

    [行为与抱负]

    材料一:

    [名家与伟人]

    材料二: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软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等待)百世而不惑也。

    ——梁启超《世界伟人传》

    [思想与现实]

    材料三:奠定中华民族精神的儒家、法家、道家等传统思想……请子百家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形成的……百家争鸣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与中国社会的实践紧密相连,争鸣的过程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而决定学派命运的是看这些学派是否符合天下大势的走向。

    相传孔子曾坐在香坛上弦歌讲学教弟子读书,请列举出孔子在教育上的成就一例。孔子周游列国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中梁启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概括指出其评价的主要依据。
    “这样一个大背景”指什么?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与中国社会的实践紧密相连”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影响?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柳州市柳江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6. 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
    A: 道家
    B: 墨家
    C: 法家
    D: 儒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柳州市柳江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7.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 庄子
    B: 老子
    C: 盘古
    D: 女娲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他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

    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材料三: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函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并展开论战,它们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材料一中描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请写出该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一位。
    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
    材料三中的“繁荣局面”在历史上称为什么?
    请谈谈今天应如何对待这些古代思想家的学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 9. “先人已逝,精神永存”。至今,诸子百家留给了后人启迪深思的哲学精神。那么“塞翁失马”(大体意思是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这个典故的意思可能和以下哪本著作的思想一致(    )
    A:
    B:
    C:
    D: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鳌峰初中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 10.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对环境的巨大破坏,让人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习总书记指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下列选项中与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张相似的是(    )
    A: “兼爱”“非攻”
    B: 砍伐林木要适时,不可一次砍完
    C: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鳌峰初中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