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走近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组:【思想学术组】

    材料:中国古代所崇拜的对象,到后世,都合并起来,而被收容于道教之中。然所谓道教,除了牵合道家之学之外,尚有一个元素,那便是神仙家。中国社会,迷信宗教,是不甚深的。此由孔教盛行,我人之所祈求,都在人间而不在别一世界之故。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第二组:【科学技术组】

    材料一:……朝鲜、日本用简和帛,印度用白树皮和棕榈叶,埃及用纸草的内皮压成“纸草纸”,欧洲则用羊皮,这些书写材料,有的笨重,有的脆弱,有的昂贵,都不适于大量使用。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治疗新冠肺炎过程中,中医药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优势,显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第三组:【文学艺术组】

    材料:司马迁,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著有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历史巨著《史记》,这部书记录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史记》是在司马迁遭到关押,受到酷刑,肉体和精神遭到极大摧残的情况下写出的。我们要学习他那种面对艰难挫折,毫不畏惧、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

    说出“道家之学”的创始人。“孔教盛行”是的原因是什么?
    据材料一分析,“这些书写材料都不适于大量使用”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古代技术。
    中国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是谁?他的哪一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上面第三组的总结有两处错误,请你指出并帮他们改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常青藤学校联盟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二次月考检测试卷
  • 2. 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都是“人”被发现和重视的时代。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
    A: 都反对封建统治
    B: 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 都体现了新兴阶级的要求
    D: 都是教会神学统治的结果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开元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 3. 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    )
    A: 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B: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 法家备受推崇
    D: 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综合测试卷
  • 4. 《史记。太史公自序》在评价诸子百家时写道:“儒者博而寡要……墨者俭而难尊……法家严而少恩……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其中主张“严”字当头的代表人物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墨子
    D: 韩非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昭通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寒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与某一学派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一学派是(   )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百家争鸣”中的“家”是指(   )
    A: 专家学者
    B: 孔孟之道
    C: 思想学派
    D: 名门望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7. 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社会急剧变化的背景下出现       ②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③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       ④各个学派彼此对立,互补相融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已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中国历史》

    材料二: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材料四:思想是社会变革的先声,文化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2017年5月15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文艺晚会的开场舞《千年之约》将多种古老艺术呈现在世人面前,也把观众带回到了千年前那个见证丝绸之路畅通繁荣的地方。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和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图中的人物是战国时期哪家学派的创始人或代表人物?在治理国家方面,孟子、庄子和韩非子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言之有理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于2021年9月12日播出了《典籍里的中国》。在节目中曾有先贤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

    自然。其代表的学派是(    )

    A: 道家
    B: 儒豕
    C: 法家
    D: 墨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来宾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很多历史信息来源于我们对图表的研究与解读,学习历史要重视各类图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诸子百家的部分思想主张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民为贵,社稷之,君为轻。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治世不一道,便(变)国不法古。

    ★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材料二:秦朝、汉初农民负担对比表

     

    秦朝

    汉初

    赋税

    将收获物的2/3上缴国家

    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文帝和景帝实行三十税一

    徭役兵役

    连年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占全国人口的1/7还多

    汉高祖减免徭役及兵役;文帝和景帝进一步减轻徭役,三年一事

    刑罚

    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死刑有10多种;族诛、连坐

    文帝和景帝废除了一些肉刑

    材料三:

    材料一中“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史称什么?指出表格中的思想主张出自哪两个学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派主张对当今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据材料二,与秦相比,汉初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出现了哪一治世局面?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分别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些政策或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后果(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从秦亡汉兴的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来宾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