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为政以德”。
    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⑴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
    ⑵指出材料一中“他”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
    ⑶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学以致用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美丽的校园,可是,总有一些同学不能自觉保护这美好的校园环境,例如,校园里原本洁白的墙壁已留有脚印、球印;光洁的地板粘上了口香糖。作为一名 学生,请你用儒家道德教育、法家规章制度、道家自我觉悟的观点,为保护校园环境提出你的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综合题((1)(2)两题:将所提供的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入表格中相应的空格内 )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吴越争霸   E牧野之战   F巨鹿之战    G城濮之战   H楚汉之争

    围魏救赵 A 卧薪尝胆  
    纸上谈兵   武王伐纣 E
    退避三舍   项庄舞剑,间在沛公 H
    破釜沉舟 F 减灶计 B
    A孙武 B韩非子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儒家 E道家 F墨子

    人物 学派 主要思想
      法家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老子  ②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③  兵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孔子  ④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
      ⑤  墨家 主张“兼爱”“非攻”
    第(2)题的表格中,谁的主张最受当时的统治阶级欢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材料一:

    材料二: 这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这是一些必须铭记的姓名,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却的情怀。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何况这场大辩论,还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让我们受益至今。
                                                                                                                                                                 ——《百家讲坛》*易中天
    结合所学,请回答:
    (1)你知道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吗?请说出“他”的一些思想和理念?并指明其所创立的学派在哪一朝代成为我国两千年来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材料二中“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指的是战国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写出其发生的社会原因?任举两个代表学派并说明其思想主张。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此人是谁?他是什么时期哪国人?

    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什么学说?他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整理在哪部著作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恨。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宗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之强。”
    ——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商鞅变法符合哪家学派的观点?
    (2)为什么“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恨”?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4)你认为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不仅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世界也有着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康熙帝为孔庙题写了“万世师表”匾额,称颂孔子是人们永远学习的榜样。以下是孔子的部分主张和观点:“仁者,爱人”;“苛政(残暴的统治)猛于虎”。学习要反复复习,要有恒心,要坚持不懈。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被世人称颂的两个原因(不能照抄原文)。
    材料二  1987年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负责与外国合作承办孔子学院,推广汉语教学及国学。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现已接近300家,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以美国及欧洲最多。下图为孔子学院的标识,使用简体中文“汉”字的变体,融合了昂首高飞的和平鸽和地球两种图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孔子学院的建立对中外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阅读下列材料
    2007年9月,以“走近孔子,喜迎奥运”,同根一脉,共建和谐“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拉开帷幕。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请回答:
    (1)孔子是哪个时期的历史人物?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2)孔子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对中国古代教育做出了哪些贡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材料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材料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请回答:
    (1)以上三段材料是我国古代什么时期哪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说的? 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
    (2)你知道他的主要教育思想有什么?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什么?
    (3)他是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4)谁继承和发展了他的思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自《论语》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1)图中的人物是谁?概括材料一中其思想的核心。
    (2)材料二反映出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什么?是哪位皇帝接受了他的这一主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