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观察以下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孔子                 图二 但丁

    图一人物有哪些政治主张?他的政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图二人物的代表作品是什么?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思想意识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以上两位人物的思想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发展状况?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 “国之所以强者,政也,主所以尊者,权也”“明主之国,有贵臣,无重臣”“欲为其国,必伐其聚(打击结党拉派,聚议朝政者)”                                                  ——《韩非子》
    材料二 建立任何一类制度的唯一办法……是成立一个君主政府,因为那里的人民的道德如此彻底败坏,以致法律无力去约束他们,这就有必要由一位皇族去建立具有完全的与绝对的某种最高权利,这个最高权力像野马口中带上‘口嚼’,才可以羁勒住它那过分的野心和严重的道德败坏……必须理解: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作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乎人遂,违反神道。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材料三 马克思曾经肯定马基雅维利(1469—1527年)及其后一些近代思想家在国家观上摆脱神学的束缚说,他们“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都是从理性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潘汉典《君主论》译序
    回答:
    (1)材料一的作者处在什么样的时代,材料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2)材料二的作者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当时的欧洲正在进行着一场什么样的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思想的共同点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马克思认为马基雅维利的思想的最大的进步意义在哪?这一进步思想韩非子具备吗?请举一列说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请阅读回答:
    史料(一):“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孔子姓孔名丘,诞生于今山东曲阜,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史料(二):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论语》
    请回答:
    (1)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什么时期、哪国人?
    (2)孔子的儒家思想有哪些?(从核心思想和政治思想两个方面答)
    (3)孔子的儒家思想对后世产生怎样的影响?
    (4)通过阅读史料(二),谈谈你对孔子这句话的理解?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后来很多人仍然用这个词语表达思想的活跃。学完本课后请回答:
    (1)请按照要求补充完成下列表格

    学派代表人物政治主张


    治人要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君为轻”。

    庄子
    墨家
    主张“兼爱”和“非攻”,反对以强凌弱。

    韩非
    兵家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通过以上表格的完成,同学们,你能找出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些有识之士在发表各自的政治学说中,在治理国家方面,观点趋于对立的两位思想家分别是谁呢?
    (3)“先人已逝,精神永存”,至今,诸子百家的各学派都留给了后人启人深思的哲学精神,你能找出以下三个成语分别渗透了哪三家学派的精神呢?
    “当仁不让”(       )  “随遇而安”(       ) “守株待兔”(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上图写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重大贡献。孔子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请举一例。
    (2)儒家学说从创立到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①秦始皇对儒家学说持什么态度?有何证据?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②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持什么态度?有何证据?有何深远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走进诸子百家
    材料二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材料三 如图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据材料二,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要播出一期“百家争鸣”的讲座,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请你将材料三中的人物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顺其自然——              以法治国—— 
    民贵君轻——              兼爱非攻—— 

    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治理校园内随便乱扔垃圾的行为,请你分别站在墨家.道家.儒家的立场上说一句话,表明你的立场。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持韩非子主张“无为而治”,加强中央集权。

    判断上述材料正误;理由是什么?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材料一选自哪部著作?这部著作记录了哪个人的言论?它的主要思想由哪两部分组成?

    请列举材料一中人物在教育方面的两项贡献。

    材料二这些话是谁说的?你还知道他的什么主张?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说这些话的人都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请完成以下问题。

    (1)诸子百家简表         

    学 派代 表 人 物主 要 思 想
    墨家墨子           
       孟子         
     法家    “法治”,中央集权
            庄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何历史影响?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孔子的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做敢为,但是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
    材料三 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怎样耕田种菜,孔子却认为学那些知识没有出息。
    (1)指出材料一中孔子的主要观点。
    (2)材料二反映了孔子什么样的教育思想?
    (3)简单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