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冻土,一般指温度在0℃或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土和土壤,对温度敏感且易变。根据融化情况,可分为季节性冻土和永久冻土。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冻土广布,冻土内储存着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位于西伯利亚部分永久冻土层开始融化,且融化速度在加快。完成下列小题。
    西伯利亚部分永久冻土融化的首要原因是(   )
    永久冻土的融化可能导致西伯利亚地区(   )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洮南市第一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叶尔羌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是新疆塔里木河源头地区最长的河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叶尔羌河流域升温明显,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推测叶尔羌河最大流量出现在(   )
    全球变暖对叶尔羌河流域洪水的影响可能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月考试卷(一)
  • 3. 研究人员在研究全球变暖对某类植被影响时,选取了甲乙两地进行研究。下图分别为甲乙两地近年平均气温及降水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乙地逐渐增多的植被可能是(   )
    植被类型明显与同纬度广大地区不同的地方及主导因素是(   )
    根据因地制宜原则,甲地的发展方向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韬智杯”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9月大联考试卷(文)
  • 4. 勘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 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 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
    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
    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文)
  • 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与缅甸、老挝相邻的边境地区,数量稀少。在我国仅分布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临沧市,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年来,随着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和当地居民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的野生亚洲象数量增长较快,数量达到250头左右。2020年3月,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15头野生亚洲象群(包括3头幼象)组成“旅行团”开展了一路向北的迁徙活动,到6月2日21时55分,这15只大象已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地界,行程大约400千米。下图为我国云南省野生亚洲象分布范围及这次北迁路线示意图。

    云南省南部地区是我国野生亚洲象最适宜的栖息地,请说明理由。
    推测近年来云南省野生亚洲象群不断向北迁徙或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的原因。
    简述云南省这次野生亚洲象若继续北迁对象群产生的不利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湘豫名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
  • 6. 黑鸢是一种中型猛禽,以鱼为食,共有7个亚种。黑鸢欧洲亚种在欧洲繁殖,主要在埃塞俄比亚和萨赫勒地区(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和中部苏丹草原地区之间的一条长度超过3800千米的地带)越冬,近年来也出现在西西里岛、希腊、土耳其和以色列越冬,并且在土耳其和以色列越冬的黑鸢数量呈上升趋势。黑鸢迁徙倾向于白天飞行。和春季相比,秋季迁徙路径更短,迁徙速度也更快。图中示意黑鸢欧洲种群的春季迁徙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黑鸢越冬地变化趋势的主要成因是(   )
    黑鸢到达西西里岛后,路径5和路径3、4迁徙数量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与春季相比,黑鸢秋季迁徙距离更短、迁飞速度更快的主要原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焦作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定位考试试卷
  • 7.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呈现变暖趋势,给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

    图中所示北冰洋永久性块状冰的区域分布特征见下表,填表分析原因。

    永久性块状冰区城分布特征

    原因

    在极点附近地区分布

    在欧洲以北海区分布面积小

    我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建立在斯瓦尔巴群岛上。该群岛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

    分析该群岛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的原因。

    研究表明,全球变暖会造成北极地区冰川、冻土、植被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也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减弱。

    任选一角度(温室效应增强或减弱),说明上述变化影响温室效应的过程。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21年高考地理真题试卷(天津卷)
  • 8. 珊瑚主要生活在光照充足的18°C-20°C的浅海环境,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被誉为海底热带雨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非洲大陆西部几乎无珊瑚礁分布的原因可能是西岸(   )

    ①多飓风②寒流影响③多雾④降水多

    近年来,非洲东岸珊瑚大面积死亡的原因可能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选考科目模拟考试试卷
  • 9.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太平洋中部有一独立的椭圆形岛屿,位置如下图所示。岛上石灰岩广布,最高海拔61米。千万年来,无数的海鸟来到此岛栖息,大量的鸟粪堆积并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形成层厚达10米的磷酸盐矿。磷酸盐表面透水性很强,是一种优质肥料。20世纪70年代起,该岛屿大规模开采磷酸盐矿,至90年代资源大幅度减少,留下遍布全岛的矿坑。岛上降水丰富,却没有河流,唯一的湖泊(布阿达湖)也是咸水湖。

    指出形成该岛屿的主要地质作用,并说明判断依据。
    请对该岛屿“没有河流”这一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据观测,过去几十年中该岛屿的平均海拔下降了10多米,试分析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地理8月月考试卷
  • 10. 玉龙雪山(26°59´N~27°17´N,100°04´E~100°15´E)位于横断山南端,南北长35km,东西宽18km,主要受高空西风环流和西南季风环流影响。玉龙雪山是亚欧大陆距赤道最近的冰川区,分布有15条现代冰川,其中最大的白水1号冰川位于其东坡,长2.26km,面积1.32km2。下表为白水1号冰川2008-2013年物质平衡与累积面积比例(冰川处于稳定状态时,非消融区的冰川面积与冰川总面积之比)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2008—2009

    2009—2010

    2010—2011

    2011—2012

    2012—2013

    物质平衡(mmw.c)

    -1017

    -1476

    -907

    -1709

    -1892

    累积面积比例(%)

    0.06

    0

    0

    0

    0

    观测表明,在目前的气候变化趋势下,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面临的是(   )
    白水1号冰川的物质平衡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在(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2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