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地表湿润指数是衡量区域气候特征的指标,一般用年降水量与年可能蒸发量的比值表示。下图是某研究小组绘制的我国华北地区1960~2017年湿润指数空间变化率图。完成下面小题。

    结合华北地区的湿润指数,该地区近60年的(   )
    长此以往,华北平原可能会出现(   )

    ①极端天气多发②空气质量恶化③水土流失减轻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百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开学联考试卷
  •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碛湖是冰川消融时,终碛物(冰川所携带的碎屑物)堵塞河道或冰川谷形成冰碛垄,在冰碛垄与现代冰川之间积水形成的湖泊。申姆错(下图所示)属于冰碛湖,部分冰碛垄未固结,由松散破碎冰碛物构成,湖水体积约8000万m3,由于现代冰川退缩,申姆错面积仍在增长。

    描述申姆错及周边区域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推测近年申姆错面积扩大的原因。
    研究显示,申姆错存在溃决的可能性,请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摸底考试试卷
  • 3. 2021年6月末以来,伴随着千年一遇的“热穹顶”袭击北美西北部,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多个区域,都遭遇了罕见的极端高温天气,很多地方更是高温直接飙升到将近50摄氏度。极端高温天气导致加拿大数百人死亡,而且死亡人数仍然不断攀升。据材料和热穹顶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分析“热穹顶”现象导致极端高温天气形成的成因(   )
    针对北美国家经历的高温天气及其影响,人类应如何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开学考试试卷(B)
  • 4. 喜马拉雅山的海洋性冰川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随着气候逐步变暖,喜马拉雅山的冰川呈现出退缩的态势。下图为“1990—2015年不同坡向及坡度的冰川年均退缩率(%a-1)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据图分析(   )
    2010—2015年,对喜马拉雅南、北坡冰川退缩率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 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华社2021年5月29日电,原本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一群野生亚洲象,近日一路逛吃、北迁。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亚洲象在我国的唯一栖息地,该保护区并非连成一片,而是由地域上互不相连的5个子保护区组成,呈现碎片化。连接昆明和泰国曼谷的昆曼高速公路由北至南在保护区内及其附近穿越,公路建设对亚洲象的栖息地选择和种群迁移有很大的影响。下图示意云南省西双版纳野象谷位置。

    野象谷位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谷地带,是野生亚洲象活动最为集中、频繁的地方。分析其主要原因。
    分析野生亚洲象栖息地碎片化的原因。
    从道路建设的角度,提出保护野生亚洲象的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黄岛区、平度区、城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6.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阴山山脉是一座横亘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掀斜式山脉(即南北两坡极不对称的山脉),阴山南坡沟谷较多,在沟谷出山口位置发育了众多“叠瓦状”河流洪积扇。研究发现,大部分的洪积扇中,下层洪积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洪积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沉积粒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图1示意阴山山脉南北向剖面。图2示意阴山山脉河流与洪积扇分布。

    指出阴山山脉南北坡的地形差异。
    依据洪积扇的特征,推测历史时期阴山南坡的气候变化规律,并说明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补题——地貌的观察
  • 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极熊常在较低纬度陆地与较高纬度海区之间南北迁徙。海冰是北极熊在海上觅食、繁殖、休憩的主要场所。海豹主要以鱼类为食,冬季须将冰层凿出冰洞以保障呼吸。北极熊主要以海豹为食,冬季是北极熊在海上捕食的黄金期。夏季海冰大量消退时,北极熊南撤回到陆地。近年因气候变化所引发的海冰变化给北极熊的生存带来巨大影响。下图为北极熊栖息地分布图。

    从食物的角度分析哈得孙湾成为北极熊稳定栖息地的原因。
    说明未来海冰出现、消退时间的变化对北极熊栖息规律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自贡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8.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区南部,近30年来,黑河流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流域观测系统,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内陆河研究基地。祁连山区冰川融水占河流径流量的8%,下图为黑河流域冰川面积与条数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2010年黑河流域冰川(   )
    影响冰川面积和条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冰川面积和条数变化,会导致黑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联考试卷
  • 9. 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亚欧大陆苔原带将(   )
    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表明(   )
    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祁连山地(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湛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10. 冻土是指温度在0℃或0℃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多年冻土分为活动层(冬冻夏融)和永冻层(常年冻结)。我国青藏高原有着低纬度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多年冻土区。下图示意多年冻土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发生了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根据冻土中裂隙的形态,冰会冻结成上大下小的冰楔,推测其形成的季节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吕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