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河是南亚大河,巴基斯坦80%的人口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地区。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在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兴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将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支流③、④,使印度河流域灌溉用水得到保障,灌溉面积扩大。巴基斯坦政府从1959年开始大力实施治理土地盐碱化的“斯卡普”计划:该计划主要是修建抽水管井,将灌、排系统分开;开凿一条排水渠与印度河平行,直接将含盐水输入阿拉伯海。图1示意印度河流域,图2示意排灌系统。

    从东部地区发展灌溉农业的角度,分析巴基斯坦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原因。
    说明巴基斯坦政府实施“斯卡普”计划的必要性。
    基于全球变暖的事实,科学家推测未来印度河洪水威胁将变大。请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推测的合理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2. 碳达峰是指某一个时刻,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通过某些措施,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零排放”。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30·60”目标。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活动产生的巨量碳排放量,最可能引起下列地理界线发生变化的是(   )

    ①高山雪线的海拔高度下降  ②高山的森林、草原界线海拔高度上移

    ③水稻、小麦的生长边界线向低纬度推移  ④橡胶、甘蔗栽培的界线向高纬度推移

    有利于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的措施是(   )

    ①加大煤炭的消费量,尽早实现碳达峰  ②限制钢铁产业发展,减少煤炭使用量

    ③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  ④建立用能预算管理制度,推动能源高效配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3. “小岛屿国家联盟”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由数十个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地国家 结成的联盟,目的是强化其针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话语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岛屿国家联盟十分关注以下哪两种资源的年产量报表(   )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高纬度西伯利亚地区可能出现的变化有(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4. “小岛屿国家联盟”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由数十个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地国家结成的联盟,目的是强化其针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话语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岛屿国家联盟十分关注以下哪两种资源的年产量报表(   )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高纬度西伯利亚地区可能出现的变化有(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保定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5.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力争我国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产业部门的转型升级,对“碳达峰”影响最大的是(   )
    实现“碳中和”的可行措施是(   )

    ①缩小工业规模②参与植树造林③大力发展火电④提高环保标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6.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各种形式加以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30•60”目标。完成问题。
    实现“碳中和”的可行“形式”是(   )

    ①开发清洁技术    ②缩小工业规模    ③参与植树造林    ④提高化石能源价格

    当前我国推进“碳中和”的主要障碍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 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泊冰情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之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湖泊面积2043平方千米,湖面水位最高时海拔545.59米,平均水深5.7米,最大水深约8米,南部较浅;湖区冬半年盛行西北风,且多大风天气,尤以11月和4月份最为显著。近40年来,呼伦湖区气候持续变暖。图示意呼伦湖地理位置,表为1986 ~2007年呼伦湖结冰融冰时间。

    结冰

    融冰

    湖面年内有冰存在时间

    湖面全部封冻的持续时间

    开始时间

    完全封冻历时

    开始时间

    消融期持续时间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6.4天左右

    4月上旬

    32天左右

    190天左右

    154天左右

    简述呼伦湖区气候持续变暖对湖面开始冻结时间、开始融冰时间和封冻期的影响。
    分析呼伦湖南部最早开始结冰的原因。
    分别说明强风会加快呼伦湖结冰速率、融冰速率的原因。
    呼伦湖湖面封冻是从湖东南岸延伸到湖西北岸,而湖冰消失是从湖西北岸向东南岸扩展。分析盛行风对该变化过程的影响。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选科考试试卷
  • 8.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措施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实现相对“零排放”。图示意部分国家(地区)碳排放量变化情况(含预测)。据此完成问题。

    与欧盟、美国、日本相比,中国碳排放进程的特点是(    )
    中国实现碳中和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①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②关停火力发电厂

    ③限制私家车使用

    ④优化产业结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选科考试试卷
  •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Y冰川局部消融分为南、北两支。Y冰川北支退缩形成湖盆,南支阻塞湖盆形成冰坝,积水成M湖。M湖分为上湖和下湖,由狭长的水道相连,两湖之间还零星分布有一些小湖泊。上湖常年保持蓄水状态,下湖仅蓄水期有水。下湖蓄水达到一定量时,冲垮冰坝并通过冰内裂隙迅速排干湖水,成为空湖。M湖自形成以来,上、下两湖的年度最大水面面积变化趋势相反,且下湖排干湖水所需时间趋短。

    推测上湖年度最大水面面积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分析下湖排干湖水所需时间趋短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郴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 10. 天然橡胶树原产于巴西,具有喜温怕寒、喜微风怕强风、喜湿润及酸性土壤等生态习性。1904年,云南土司刀安仁从新加坡成功引种天然橡胶到德宏盈江县,1906年海南开始种植橡胶,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才开始尝试在北纬18°N~24°N地区大面积种植橡胶,目前橡胶树种植已经从最初引种海南岛发展到北纬20°以北的广西、云南、广东等地。天然橡胶树的乳胶液、果壳等均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途广泛。下图为在某些要素条件下我国80%保障率天然橡胶种植北界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推测确定图中天然橡胶树种植北界所使用的主要气象要素可能有(   )

    ①年平均降水量

    ②最冷月平均温度、最暖月平均温度

    ③台风影响概率、年平均风速

    ④太阳辐射

    与云南省相比,海南岛更适合种植天然橡胶树的原因有(   )

    ①纬度低,热量更充足②海南岛交通更加便利

    ③接近消费市场④风力更小

    近几年天然橡胶树在我国能向北推广到20°N以北地区,与其有关的人为原因可能是(   )

    ①全球气候变暖②种植技术的进步③培育良种④机械化推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五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