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u8bd7u4e2du7684u201cu6211u201du201cu59d1u5a18u201duff0cu5f62u8c61u9c9cu660euff0cu8bf7u4f60u4efbu9009u4e00u4e2au5bf9u8c61uff0cu6839u636eu8bd7u4f5cuff0cu8bf4u8bf4u8fd9u662fu4e00u4e2au600eu6837u7684u5f62u8c61uff0cu82e5u80fdu7b80u8981u7684u5206u6790u66f4u597du3002

    u4e00u9996u597du7684u6292u60c5u8bd7uff0cu5e94u8be5u662fu827au672fu7f8eu7684u7ed3u6676u3002u5b83u4f1au8d85u8d8au65f6u95f4u548cu7a7au95f4u7684u9650u5236u800cu5524u8d77u4ebau4eecu5ba1u7f8eu7684u611fu60c5u3002u8bd5u6307u51fau672cu8bd7u6240u7528u7684u4e00u79cdu4feeu8f9eu624bu6cd5u6216u8868u73b0u624bu6cd5uff0cu5e76u4f5cu7b80u8981u5206u6790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雨巷》同步练习
  • 2. 下面的诗句节选自戴望舒的《雨巷》,阅读后合理想象,根据要求写一个面画。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要求:(1)写出“她”的神态,“我”的心理;(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3)语言优美,富有意境;(4)不少于200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雨巷》同步练习
  • 3.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富有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请你从下面名词中任选一个作为表达的对象,为所给下联写一句上联。

    康桥   洞庭湖   雨巷   兰亭   岳阳楼

    上联:

    下联:橘子洲头风华青年喜看万类霜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雨巷》同步练习
  • 4. 在《雨巷》中,抒情主人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寂寥的雨巷里,他希望遇到的是“”。(戴望舒《雨巷》)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雨巷》同步练习
  • 5. 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戴望舒《雨巷》)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雨巷》同步练习
  • 6.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雨巷》同步练习
  • 7. 子曰:“贤哉回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雨巷》同步练习
  • 8. 李白在《行路难》中通过动作描写,形象地揭示主人公内心的苦闷抑郁以及感情的激荡变化的句子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雨巷》同步练习
  • 9.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B: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成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乐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C: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D: 《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雨巷》同步练习
  • 10. 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不仅该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 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C: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雨巷”,那夜走过的林阴小道成了他的“雨巷”,那“雨巷”滴落到他的心底,濡湿了最柔软的地方。
    D: 诗中有些笔墨,看似朴实无华,却将人物的悲惨命运以及诗人对大堰河的深切哀思准确地传达了出来。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雨巷》同步练习